EVA在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分析应用价值
[摘要]本文研究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0年发布的经济增加值(EVA)绩效评估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影响。我们发现,EVA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使企业和股东的利益根本一致,能够很好促使企业将实现股东目标置于实现企业个人目标 之上,使经营权和所有权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协调合理。在我国尚处于发育期,但是随着EVA 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探讨和认知,EVA 在我国的企业业绩评价方面将会逐渐成熟起来,并形成一套完备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关键词] 企业业绩评价;经济增加值;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日益普遍。在两权分离过程中,代理问题正成为公司治理的关键问题。如何有效地衡量企业的业绩及向公司股东提供投资回报,使企业报酬与其真实的工作业绩挂钩,最大限度的降低公司治理的代理成本, 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提高单个公司和整个经济运作的质量及其竞争力,已成为现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企业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企业业绩评价标准,来解决分权化企业业绩评价的问题。
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企业经营水平和竞争力。而企业企业的经营绩效, 是影响企业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完善企业企业绩效考核指标, 对其绩效进行有效评估, 一直是我国企业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 必然要求企业在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时要有新的视野。同时, 变革传统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对于中国企业强化管理规范运作,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 现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分析
(一) 目前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现状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在我国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十分突出,其作用被长期忽略。因此,在经济转折的长期过程中,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建设将面临先天的基础不足。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许多企业在企业业绩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但由于企业业绩评价的复杂现实原因, 我国企业的企业报酬与其业[董涛.浅析EVA在央企经营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总会计師,2019(02):160-162.]绩的相关程度很低,企业的收入相对国外而言普遍比较低,而且收入基本处于固定不变的状态。即使有少数企业采用浮动奖金或期权等可变激励方式,可变部分的比重仍比较小,激励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使我国企业对企业和经理人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财务模式,二是综合模式;三是因果模式。财务模式主要以财务指标来表示企业整体业绩,它包括国家统计局的评价标准、财政部的评价标准;综合模式以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共同来表示企业业绩,平衡计分卡是其中的典型。其中财务评价模式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及其控股企业的主要评价方式。
国家统计局考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后确定的考核指标 体系共有七个指标,它们分别是: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销售率。
财政部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为了综合评价和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状况,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层次构成。
基本指标是评价企业业绩的核心指标,由反映公司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的四类计量指标构成,用以产生企业业绩评价的初步结果。其主要内容:1.财务效益状况: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率;2.资产营运状况: 总资产周转率(次)、流动资产周转率(次);3.偿债能力状况: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4.发展能力状况: 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积累率。
修正指标用以对基本指标评价形成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的初步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产生较为全面的企业业绩评价基本结果。其主要内容:1.财务效益状况:资本保值增值变率、销售(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2.资产营运状况:存货周转率(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损失比率;3.偿债能力状况: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长期资产适合率、经营亏损挂账比率;4.发展能力状况: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