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引言 2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融资成本存在的问题 2
(一)信息披露不真实 2
(二)信息披露不充分,存在重大遗漏 2
(三)信息披露不规范 2
(四)信息披露不及时 3
(五)内源融资比重偏低 3
(六)负债结构不合理 3
三、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融资成本对策分析 3
(一)建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机制 3
(二)建立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信息披露体系 4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
(四)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 4
(五)深入发展股票市场,规范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 4
(六)优化股权结构 5
四、XT电子信息披露案例分析 5
(一)XT电子信息披露不真实 6
(二)XT电子信息披露不及时 6
(三)XT电子信息披露不充分,内容和范围存在局限性 7
五、总结 7
参考文献 8
一、引言
信息披露是连接股票市场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的重要纽带,信息披露的质量历来受到股票市场各类参与者的高度重视。而股权融资成本作为股票市场资金需求方—上市公司—获得资金的代价或者资金供给方—投资者—投出资金所要求的回报率,其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资本市场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信息披露质量和股权融资成本都不可以直接观察,以往的研究大都或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或对两者进行间接的实证检验。这些研究主要从预测的风险水平和股票的流动性两个方面讨论了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
二、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融资成本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披露不真实
真实性是对上市公司信息反馈披露行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信息的根本质量特征。公司管理者出于经营管理上的特殊目的,蓄意歪曲或不愿意披露详细、真实的信息。有些公司在信息披露文件中倾向夸大自己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和经济实力,为了缩小其负债和亏损额而运用不恰当的会计处理办法,提供带有明显误导性的财务报告。有的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企业形象,在信息披露中故意使用不准确的、似是而非的语言来达到误导投资者的目的,如在论及股利政策时,有些公司措辞含糊,模棱两可,不提供准确数字,却用一些不着边际的字眼,诸如“定会给股东以丰厚的回报”,“一定会让投资者满意”等等,具体如何“丰厚”,如何“令人满意”均无下文。
(二)信息披露不充分,存在重大遗漏
这一点最为集中地表现为上市公司对有利于公司的信息过量披露,却对不利于公司的信息沉默不语。按照有关规定,只要是对使用者决策有重大影响及反映重大经济事项的信息都应予以披露,而不管该信息对上市公司有利与否。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上市公司的中小投资者与经营者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些上市公司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故意夸大部分事实、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上市公司惯用的隐瞒信息的方法主要是:一是偿债能力披露不充分;二是关联交易披露不充分;三是对一些重要事项的披露不充分或者有遗漏。如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龙头股“深发展”,就曾经动用3.11亿元直接炒作本公司股票。这样重大的违法、违规事件在被查处之前根本没有通过任何方予以披露。
(三)信息披露不规范
信息披露与上市公司融资成本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