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掀开了企业会计变革的新变革,截至到现在为止,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成本会计是会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及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传统的成本会计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飞速发展,因此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在新的环境中应运而生。
一、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基本内涵
从本质上看,成本是指产品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资金额度,其不仅属于商品经济的产物,而且也是体现产品价值的最重要因素。而成本会计则是基于管理会计基础上的一种成本控制手段,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产品成本及单位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来核算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资金消耗,以此来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控制。在传统成本会计核算中,两大主要生产要素是“劳动力”与“资本”,而现代成本会计核算则增加了知识资源,以此适应当下更加多样化的市场经济[ 熊之潔,庞敏. 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发展趋势与对策探讨[J]. 商业会计,2015(4):65-66+19.]。现代成本会计将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贯通了成本管理的理念,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及时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具有较高的决策性。
二、当下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现状
(一)成本会计的领域发展多元化
成本会计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其发展趋势也由单一的生产环节向各个扩展。关于成本会计的应用最开始是在制造业领域当中,其中主要在生产环节中的应用最多,所以存在着不全面的问题。随着成本会计在社会中不断的深入,在社会中不断的发展,其涉及的区域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应用也变得更加频繁。在当前的阶段,成本会计不仅在生产环节上应用广泛,在行业上的应用也得到了大力的开发。这也得力于各个企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成本会计的国际化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对中外交流都十分重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相关管理经验的引入都花了很大的成本,给我国的会计行业的前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中重要的内容,受益也非常大。成本会计的发源地是欧洲,之后在亚洲的一些国家也得到了成功的实施,其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国去借鉴和采用。我国当前的成本会计模式仿造的是国际通用的模式,当然我国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化,但我国学习的脚步没有停止,正在一步一步的向国际化发展,总有一天会与国际顶尖肩并肩。
(三)成本会计的综合地位发展方向
成本会计从开始出现到现在已经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个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成本会计的地位在不断的上升。早期的萌芽阶段,成本会计的概念还很笼统并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成本会计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成本会计准则的正式出台,现代阶段的成本会计则从以前的成本控制过渡到了现在的对成本进行预算和规划上,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多个阶段。其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有了独立的发展空间,和企业之间的融合也产生了正反馈作用,成为了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四)成本会计方法的发展与创新
成本会计方法的发展和更新一直都在进行,并且其方法的发展趋势是以创新为主,采用更新科技的算法。以前的成本会计工作靠的是专业人员的手工笔录,依靠工作人员的记录来对成本进行核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记账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成本会计的方法不得不做出及时的更新,所以有了当前的一些科学有效的新型成本会计工作方法。现在成本会计的主要工作方法是进行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与传统的会计方法相比,其提高了成本核算的精确性,并且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风险,提供的工作报告也十分的精准。所以成本会计方法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更加的电子化、信息化。
三、企业成本会计面临的问题
(一)电算化发展和应用缓慢
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是新时期企业管理和运营的新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中的普及应用,企业的办公和管理效率都有了明显提升。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但由于行业之间的差异明显,一些传统型企业在实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时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成本会计及同类型的事务来说,信息化的核算方式必然能够显著提升其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无纸化的电子数据统计计算形式也更利于财务数据和信息的保存与统一管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态总体而言并不均衡,一些会计类核算软件在功能设置、操作方式上都存在缺陷。此外,较高的学习成本和全电子化的文件存取形式会影响实际使用中的体验,加之传统会计核算形式与信息化核算方式的转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投入,这都造成了成本核算数字信息化的滞后性[ 赵冉.企业成本会计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业,2018(04):190-191.]。
(二)欠缺实践应用环节
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方向与对策(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