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我国部分建筑工程承建企业上未充分考虑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整体管控点的的各岗位员然职责明了清晰,各部门往往也是各自为政,部门之间乏配合导致成本管理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筑企业在成本管理上严重缺乏成本意识是很重要的问题。
(二)成本管理措施落后。
建筑企业很多都没有设立专业的监理制度。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基本都是外聘监理人员或直接挂靠监理单位,导致工程监理不严格,且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给工程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加之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普遍不高,没有严格的监理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施工指导,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成本费用。因此企业整体管理模式和措施的落后是造成企业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制度。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对不同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就会使管理人员出现盲目的工作。再加上企业缺少绩效的考核机制,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第二,成本责任制度不完善。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会涉及到很多政府部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等,会引起整个施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职责不明;第三,决策体制不健全。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存在前期工作准备不足的问题,使得后续的工作很难做出合理的决策。
(四)成本控控制重点缺乏。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以工程实体和职能部门为成本对象,然后再通过计划成本进行成本过程的控制,然后再进行核算纠偏,加强掌控影响成本控制当中的关键要素,并从项目的组织、管理、技术和合同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而将做好项目的成本控制,降低不必要的损失。目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对下属设立的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力度相当强,但相对忽视了整个企业总体焦度的成本控制,没有撑握成本控制的重点,往往会出现控制主体开展的工作过于分权化和均衡化,进而引起管理人员的平行管理,导致费用的重复。
(五)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材料成本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周转材料和辅助材料等材料费用和材料租赁费等。材料成本在施工工程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材料成本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决定着项目成本控制的成败。缺乏权责分明和奖惩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机制,目前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分为成本
(六)忽视工期成本控制和质量成本控制。
工期成本是指为了在工期内完成工程而花费的费用;质量成本是指为使整个工程项目质量合格而花费的费用。它们是所有建筑工程必须投入和发生的生产成本。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快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必然使得项目成本增加。但是忽视和减低对工期和质量的重视,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从而产生额外的质量成本。延误工期或质量问题还会影响公司的信誉度,使得管理成本增加。
(七)合同管理混乱。
合同管理是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大多数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对于合同的订立、履行、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合同管理混乱,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成本。
(八)相关人员成本管理淡漠,机械设备利用率低,操作费用高。
在某些项目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机合作的整体。技术人员只负贵工程技术和建筑质量,材料员只负责材料采购。这样势必造成更多的材料、工时和人员的投入,无法有效控制和管理工程的最终成本。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不具备操作资格,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均不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甚至造成人为的损坏等。不能根据市场情况和施工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资购买或租赁设备,导致投资无法取得回报,设备成本无法收回,项目完工后设备限制等。造成设备投资的浪费。
(九)成本核算流于形式。
缺乏操控性的核算依据。使本应对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本核算成为空谈。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都有预结算员,但只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按照现场指令进行成本核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施工工序和实际生产成本进行成本修正;即使发生成本超支现象,也无法落实奖惩制度,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的重视不够,对成本管理的指导意义不大。
四.成本控制主要问题的管理措施。
(一)提高成本管理意识。
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成本管理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