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我国新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2
二、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
(一)缺乏合理的制度 2
(二)账簿设置不规范 2
(三)容易产生腐败 3
(四)财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专业知识缺乏 3
(五)监督形式化 3
三、对我国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建议对策 3
(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防止财务腐败 3
(二)加强合作社内部财务管理 4
(三)公开招聘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人员并加强财务培训 4
(四)扩大资金筹资渠道,增加资金实力 4
(五)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4
(六)多渠道发展农村金融体系,为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 4
四、总结 5
参考文献 6
一、我国新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方兴未艾,发展速度进入历史上最快阶段,合作社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动因包括三方面。一是生产有需要。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问题。合作社应运而生,组织带领分散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拓宽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竞争力,发挥了内连农户、外接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二是农民有意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合作社在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生产经营服务、解决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自愿办社入社的热情不断高涨。发展合作社成为农民的自觉选择。三是政府有引导。政府对合作社寄予厚望,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13个1号文件,对扶持合作社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中央领导多次考察合作社发展并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时强调:“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路子走得稳、步子迈得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合作社进一步办好。”
农民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推动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促进土地的规模化和服务的规模化,推动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2015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4.47亿亩,占承包土地的33.3%,其中1/5左右由合作社流转。超过一半的合作社为成员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实行生产^^文档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技术信息、加工储藏、产品销售等统一服务,帮助成员克服分散经营不足。推行分工分业,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促进各地发挥比较优势,提升竞争力。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合作社以消费为导向,组织千家万户推行绿色化、标准化生产,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改善供给结构和质量,提供中高端农产品,有效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合作社通过实现规模经营效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拓宽产业空间,成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平台。2015年,合作社可分配盈余957亿元,合作社成员普遍比生产同类产品的非成员增收20%以上,有的示范社达到30%-50%。2015年7000家国家示范社中,有774家位于297个国家级贫困县,带动22.8万户成员脱贫致富。
二、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制度
首先,并没有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支撑农村合作社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顺利开展财务工作的重要前提,所以在执行方面有所欠缺。其次,合作社在筹集资金过程当中面临取到较窄的问题,成员个人投资是合作社资金的主要来源,合作社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法得到满足,所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模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最后,合作社再分配收益的过程当中存在较为混乱的现象,这会打消农民的积极性,对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较为不利。
(二)账簿设置不规范
一是没有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科学、合理地设置账簿以及使用会计科目;二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殊性没有充分认识;三是没有准确把握合作社财务管理盈余性和服务性的统一;四是没有区分分社员与非社员的经济活动,不能完整、全而、规范地进行账务处理和反映合作社的财务活动状况
(三)容易产生腐败
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数是靠一个独资大户发展成若干个农户入股投资而形成的,现在的合作社发展规模不一,少则几户、几十户,多则几百户,而且还在逐渐扩大。在财务管理上,由于账簿设置不规范,记录不完整,相关部门又无权审计监督,只能靠投资者自身监督。目前,合作社领导组织、理事会成员基本都是投资多者参加形成的,理事长就理所当然由原来的独资大户或入股投资大户来当,权力至高无上,不好约束。比如生产^^文档采购价格和产品物资的销售价格等,特别是费用支出上多数情况下是理事长一人作主,很少与其他领导协商,成员们就更不知情了。有的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如果不完善、不突出民主管理,制度也就如同虚设,采购与销售价格是否真买、开支是否合理成员就无法知道了,这样就剥夺了成员的知情权。管理不好就有可能出现吃回扣、贪污、侵占和浪费等腐败行为,造成合作社成员有意见,如此下去合作社就难以实现建立之初设立的目标。
(四)财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专业知识缺乏
合作社业务相对较少,收入有限。为了降低成本,财务人员多为兼职,不是兼职的财会人员也大多来自社员,文化素质低,没有专业知识。另外,由于会计人员没有统一的管理使得合作社会计人员更换频繁,财务移交不及时,手续不规范,并且此现象极为普遍。这也为以后的会计审计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五)监督形式化
各相关部门对合作社财务会计的指导工作和对财政补贴资金的运用,明显缺乏监督,甚至导致合作社将财政补贴资金挪用,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这一直阻碍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监督形式化,各部门不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查和监督所造成的。同时,合作社内部的会计信息不透明,虽然设置了内部监督,内部控制机构,但却不明确自身的责任,没有做到会计监督的作用,常常走形式主义,内部监督形同虚设,致使社员们不能准确地了解合作社目前发展运营状况,无法对自己的交易进行预测。
三、对我国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建议对策
新农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