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良好倾听能力方法的研究
摘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身体各方面发育不完善,同时具有好动、好奇心较强的特点,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分散,倾听能力差是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因此,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下文就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提高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能力
倾听作为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举措,在听、说、读、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听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位于第一位的位置,但是事实上说、读、写三者却在重要位置上,这就使倾听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
一、低年级学生课堂倾听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只重视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导致很多学生都是假听或厌听,学生在倾听能力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首先,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都爱做小动作,低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如果没有吸引力就会导致学生自然而然有很多小动作,例如玩橡皮、撕纸、玩铅笔等动作,看似是在听课,实则已经走神。其次,还有不少学生有假听的问题,虽然坐的非常端庄,看起来是专心听课,但是如果教师提问问题,却一问三不知。这就使常说的假听,摆出端庄的姿势和专注听课的样子,只是为了让老师看起来很专注,为了让老师表扬。再次,还有很多学生插嘴式发言,有一些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而插嘴式发言,不等老师或其他同学发言完毕,就马上插嘴进来发言。
二、影响低段小学生语文课堂倾听能力形成的因素分析
究其影响学生倾听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有学生的因素,也有老师的因素,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心智发育尚不完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不端正,或不能沉下心学习,就会失去专心倾听的兴趣。
(一) 学生方面
低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心理不成熟,没有自控能力,但是喜欢表现自己,没有形成倾听的习惯,在课堂上经常表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此外,不同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对老师或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就会失去倾听的兴趣。例如,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听老师的课程,如果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愿意听课。从学生的性格来看,外向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内向的孩子在走神的时候会摆弄学习用具;再次,学生如果不知道课堂倾听的重要性,就不会听课,很容易让低年级的学生认为听课就是用耳朵听。有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倾听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生的兴趣、思维、情感等,课堂倾听不但是技巧,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倾听不但表现了一种能力,还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只有学会倾听才能获得更多新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教师错误的引导、不恰当的评价,让学生出现心理偏差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只重视学生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认为能说会
道、会写一篇好文章就是好学生。这样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倾听能力重要性
的认识;另外,教师对学生倾听能力的评价也很模糊,这样导致学生错误的观念:
认为倾听不重要。
(三)教师倾听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让学生失去倾听目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现在语文教学中依然重视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如果一味让学生听,但是听到什么样的程度学生不知道,导致倾听不能发挥真实的作用。例如:教学一篇课文或一段话,要求学生听明白什么?了解其中的什么观点?和自己的想法有何不同?......教师只有明确了这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课堂学习目标,让学生有效倾听,才能发挥倾听的作用。
三、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途径
关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良好倾听能力方法的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