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这样鲜明的审美倾向,影响了唐代后来的诗歌创作和审美取向。人们常说“唐诗宋词”,意指从数量和质量而言,唐代是“诗”创作的高峰,宋代是“词”创作的高峰。然而,盛唐诗歌之所以名家辈出,名作云集,其原因在于唐代文学作品的不断发展和革新。而我们所谈到的初唐时期的陈子昂,他对“风骨”的诗美理论、创作追求就对唐诗发展和革新产生重要影响,为盛唐诗歌的兴起吹响序曲。
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就是高度肯定了陈子昂对唐诗发展的贡献,也明确表达出处于初唐时期的陈子昂文学创作上的先觉性、突出性和不可否认、不能忽视的影响力。而说起盛唐诗歌人们总能想到,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创作风格,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陈子昂的诗学主张和实践对后来盛唐诗歌的影响。初唐以来,诗歌越来越追求辞藻声律和抒发兴寄之感相融合,二者相互烘托出新的意境。这被看为盛唐诗歌形成的“标志”,其中诗歌的风格、体例丰富多样,大放异彩。这无疑与初唐时期陈子昂推崇“风骨”的诗学主张有关。
陈子昂积极推崇“风骨”的作品,对唐诗的变革、革新,起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陈子昂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感受到别样湛深的情感,而在自己的作品中真诚地表达,不去使用矫揉造作的词语和刻意的修辞,这些方式都无法抒发表达他内心充盈的情感。也正是在如此真实的创作实践中,陈子昂发现真情实感的流露无需矫揉造作,不然只会产生“逶迤颓靡”之感,而这则完全偏离了创作的本意。因此,陈子昂这种推崇“建安风骨”的“复古”倾向尤为强烈,在“逶迤颓靡”之外,陈子昂在做着诗歌“革新”的工作。
由于时代的推进,盛唐经济的发展,更多不同境遇、身份、出身的人都有机会开始文学创作,诗坛活跃着丰富的创作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人生认知,不难理解,他们的创作题材丰富,体例多样。后来的盛唐诗歌多给人“磅礴”“雄浑”“大气”之感,都与其作品广泛的题材、多样的内容、鲜明的特色等分不开。因此,这也是对陈子昂创作实践的延续,其丰富的结果也是对其诗学理论的检验。陈子昂当时的“革新”确实及时纠正了诗歌的创作状态,将诗歌审美带入更加健康、繁荣的地步。这是当时的陈子昂没有想到,也不会看到的。
从文学发展的正常过程来看,盛唐气象是魏晋时期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从整个文学发展状态来看,适时的“革新”过程也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前面提到韩愈对陈子昂诗学主张的评价,他就是看到这方面“革新”作用的人。
三、学习“陈子昂诗歌中的风骨”的收获
从学习和分析陈子昂诗歌“风骨”,我们也欣赏到健康的诗歌表达方式,同样的,时下太多的“逶迤颓靡”之作,都在传达着不知所云的靡靡之音,这并非真实的抒发情感,表达心境,而是对诗歌的误解,换句话说,诗歌不是一段段文字拼凑的无病呻吟,而是文学顶峰最宝贵的珍珠。所以,培养健康的诗学审美对我们阅读鉴赏非常重要。
在分析学习“陈子昂诗歌中的风骨”过程中,有幸看到从汉魏时期直到盛唐时期的诗歌发展脉络,看到不同文人群体曾在诗坛精彩驻足,留下属于我们民族,属于整个世界的艺术瑰宝。看到在时代和个人的复杂命运中碰撞出一幅幅精彩画卷,看到时代洪流下那一个个鲜活个性的人生都已精巧的文字展现在后人眼前。诗歌是个奇妙的文学题材,可以窥见时空之外的欣喜和哀叹,遗憾与满足,悲凉和热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不同的创作群体推动着诗坛的发展革新,使诗歌艺术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洪流奔涌向前,滋润着沿途的千家万户。更有像陈子昂这样的先觉者站在时代的山巅,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在晦暗之时点亮整个夜空。
陈子昂诗歌中的风骨(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