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共同的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制度规范层面内容在我们这样一个传统企业有基础,也很丰富,但由于共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在员工中扎根,规范的落实差距就比较大了,这才出现一些屡禁不止的问题(管理层面的造假帐、对违规销售的默认、纵容,员工层面的有章不循、制度形同虚设等)。一些问题甚至发生在领导干部的身上,也许有人说,问题的发生可能有种种的客观因素,但这种对问题发生的姑息态度正是企业文化建设、制度规范层面的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五)企业员工队伍素质建设缺乏力度
这主要是学习和培训还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表现在职工队伍的文化程度较低,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有待加强和提高,分营后所面对的是短期扭亏,这期间虽然也不同层次地加快了培训的步伐,但与外面变化极快的世界相比,管理层和员工的思想和业务知识没有及时得到普遍更新也是事实。在发展问题上存在等靠要思想,管理中的相互推萎、贪大喜功,营销中的简单摊派,服务中的屡屡违规和热点问题,都是我们队伍综合素质低的反映。职工队伍素质培训有多种方式,有脱产的,不脱产的,还有以会代训的方式等,无论何种培训方式,其目的是要加大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的队伍素质。
(六)对企业文化表象层的形象、品牌建设投入不够
良好的企业形象、品牌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企业凝聚力。目前随着网点整治工程的纵深推进及“两网一体系”工程的实施,邮政企业的整体形象有所改善,但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同业竞争的要求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肇庆邮政收支差任务繁重,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对企业形象、品牌投入不够,对企业的宣传力度欠缺,从而影响企业的形象,表现在投递人员的外在形象、邮政窗口标志性形象建设等问题。
三、肇庆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一)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必须能够融入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之中,融入企业的生产管理之中,更重要的是深植于企业的每个人的心里,这体现在员工的语言、精神和行为上,影响着企业外部的广大社会公众,并取得他们在心理上的广泛认同与支持。企业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体现的功能主要包括:
1、整合价值理念,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
2、推动创新进步,提升整体竞争力,发挥企业文化的振兴功能。
3、提高全员质素,培养卓越团队,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4、实施文化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发挥企业文化的规范功能。
5、强化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6、打造品牌文化,树立企业形象,发挥企业文化的号召功能。
7、健全服务体系,扩大社会美誉,发挥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
(二)肇庆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
肇庆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内聚活力,外展形象,创建学习型与服务文化体系。
1、内聚活力。企业活力的形成、保持和增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基础及其内在动力,缺乏活力的企业组织其主要表现为企业理念不清、企业目标不明、组织结构不精、组织管理松散、工作效率不高、竞争意识缺乏、员工士气低弥、企业惰性滋生等,丧失活力的企业,也就丧失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战斗力和竞争力,这样企业便不能创新发展,严重的甚至出现生存危机。肇庆邮政企业活力的充分展现,最重要的一点是依靠企业文化的力量来凝聚及推动。所谓“内聚活力”指的是:凝聚企业的精神活力、凝聚企业的团队活力、凝聚企业的人文活力、凝聚企业的制度活力、凝聚企业的创新活力、凝聚企业的效率活力。
2、外展形象。树立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根本任务及发展过程,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发展的长期追求和终极目标,企业品牌形象有效的外部传达,进而赢得社会公众的广为认同,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核心内涵和市场竞争的战略需要;企业文化形象所传达的是一个企业内在的价值理念所反映及展现的文化体系,是实现企业持久发展的核心,因此,良好企业文化形象的外部展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释放的结果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外展形象”的主要方面包括:展现邮政企业的专业形象、服务形象、学习型形象、团队形象、员工队伍形象、核心竞争力形象。
3、创建学习型与服务文化体系。一方面,塑造学习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21世纪企业竞争的战略要求和企业形成与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需要,也是企业组织发展演进的新型模式;另一方面,服务文化理念的整体形成及其服务内涵的全面重建尤其重要,二者是实现肇庆邮政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亦是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的文化平台。
四、加强肇庆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肇庆邮政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有其鲜明的企业特征:一、作为“公用企业”,其经营活动不能完全以赢利为目标;二、全程全网的作业形式,各级邮政企业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生产的全过程;三、其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用户的消费过程,直接面对用户,“时限”和“安全”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其独特的表征:一是历史悠久,有着良好的品牌信誉;二是由于邮政作业全网协作,为保证时限和安全,长期积累形成了严密的规章制度,以及团结合作、顾全大局的团体氛围;三是,邮电分营后,邮政职工艰苦奋斗,使古老的邮政焕发青春。这过程中,一种团结拼博的精神已逐渐形成。上述几点,是肇庆邮政历史沉淀中远优于其他行业、其他企业的精髓,是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步思路总的应该是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要求,从转变观念入手,以确立人本思想、提升企业素质为内容,以有效的理念、制度为载体,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创造生动活泼的企业发展氛围,走出从文化建设入手,促进良性循环的又一条道路。朝这个总的方向努力,应对现有的成功做法进行梳理整合,好的、成功的继续坚持,对问题要提出相应的措施。具体来说,要围绕一个轴心,即生产经营活动;抓住三个层面,即形成共同的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落实好企业内相关规章和制度,抓好服务、品牌、外在形象的建设;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一项长远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目前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肇庆邮政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清理管理中的观念误区
领导与管理的误区:管理是计划、预算、组织、控制,是维护一个复杂的企业组织的程序,使组织高效运转;领导则是保证组织有明确的前进方向,使相关人员都理解和坚信它的正确性并为之奋斗。不断激化的竞争使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得动荡不安,在此情况下,仅有管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管理者的领导和决策能力,管理固然重要,但领导才会有真正的制胜之道,而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往往忽视了后者。
控制与激励的误区:控制是管理的中心内容,但员工长期的被控制实际已使控制走向被动,控制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例如:将指标任务长期分解到个人而缺乏激励,员工自然会反感、抗拒,即使指标完成,也会造成职工的不平衡心理。只有通过激励的方式,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来达到目的,即成就感、归属感、自尊感,让员工觉得自己得到认可,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给予与索取的误区:人是社会人,人是要过日子的,员工工作一天,应有一天的所得,以邮政产品冲抵工资,实际上已使企业偏离了管理的控制范围。我们倡导奉献精神,但奉献精神的发扬,在不同地区、不同的人身上也是受到不同因素制约的。员工付出了,就应当有精神和物质的回报,尽管这种回报不可能等比例,但管理者的给付意识不能没有。
(二)确立以人为本思想,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海尔公司张瑞敏说,他第一是设计师,把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于企业的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他认为塑造文化是最重要的领导责任。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说:“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优秀领导者应当象教练一样,培育自己的员工,给他们提供机会去实现他们的梦想”。这些都是企业管理佼佼者的经验之谈。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就要拿来为我所用。要通过我们的“布道”,让员工理解和明确前进的方向,并相信它的正确性,同时真正把员工当作资源,培育并开发他们的智慧。要象海尔那样,盘活企业,首先盘活人,企业的能量当然会极度的增强。
(三)树立新的企业价值观,强化企业行为规范
肇庆邮政必须树立一种新的能激发职工积极性,开拓企业潜在资源,凝聚各种力量的企业价值观。由于邮政生产具有全程全网的特点,邮政全行业须服从指挥调度,各环节协作配合的意识要强,这样才能增强全网的凝聚力。邮政职工要根据形势变化及市场竞争的要求,树立新的价值观念,在通信服务方面,要坚信用户第一、质量第一、主动服务的观念;在提高企业效益方面,要有克服垄断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主动出击、为企业增收节支的观念;在企业能力建设和全面推进企业发展方面,要有讲求实效、适度超前、科技兴邮、重视人才、倡导文明等观念;在分配方面,要树立绩效挂勾、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观念。强化企业行为规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邮政许多旧的规章制度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适时地改革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各项作业流程,使企业各部门、各生产环节和岗位有章可循,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行为规范,使每个职工在思想上归属企业,关心企业,并为企业多做贡献。
(四)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提高员工自身素质
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素质不仅对当前完成方针目标有现实意义,也是一项前瞻性的治本之策,是人本企业的必要条件。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固然能解决企业内的很多问题,但也会对业务素质造成不良影响;横向的人员流动能促进观念的转变、管理的加强,但不代表企业素质的大面积提高,企业素质的大面积提高还要靠思想和知识的更新。海尔认为部下的素质不高不是你的责任,但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质却是你的责任,这话很有道理。我们对企业基本素质和员工素质提高的问题,无论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及对它的相应投入,还是员工的觉悟程度都没达到当前企业发展需要的程度。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并增加相应的投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全面提高企业和员工的素质。
(五)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创新的融合
ISO9000族标准及标准化工作是科学的管理方法,搞好贯标和标准化工作实际也是搞文化管理。结合贯彻ISO标准,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的融合,就是结合经营、管理、服务、用人等凝炼理念、规则、要求,使这些理念、规则、要求既发人思考,又耳熟能详,管理人员根据理念、规则、要求,能开动脑筋思考,员工能根据理念、规则、要求,规范行动,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在日常生产管理中,使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创新真正融合起来,那么文化建设就有血有肉,企业的机体也就动作有序,更有活力。
(六)全面实施表象层的物质文化建设目标
在企业利润不丰厚的情况下,提出如此要求,实施是有困难的,但这确是与企业生存、发展关系极大的目标。品牌是帆,它体现在内在的服务、质量,也体现在外在的形象,很难想象内在的服务、质量很好,而外观形象很差。假设如此内在的服务、质量很好,而外观很差,那么这种内在很好的服务、质量恐怕很难被外界所认同;既然内在的服务、质量很好,为什么不能使外在的形象更美好呢?我们已有五十年的名牌效应,应该维系它,我们内在的服务、质量尚需要更上一层楼,更要靠外在形象加以支撑。
“建设现代化邮政,满足社会需要”是我们企业的使命,而建设现代化邮政没有文化的提高是不行的。把文化的理念融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趋势、是必然,更是当前邮政向良性循环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王秉成:《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职工》,《邮政文化》2005年第二期,第20页。
2、熊蕾:《邮政企业文化理念》,《现代邮政》2006年第一期,第18页。
3、赵光忠:《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策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16页。
4、许静初:《百年管理箴言》,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第315页。
5、廖鸣华:《走自己的路—广州花园酒店管理模式探索与发展》,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第260页。
6、费明胜, 水家耀:《核心能力—现代企业持续竞争的奥秘》,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第36页。
7、宁建新:《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提升》, 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160页。
8、喻军:《网络邮政托起广东邮政的明天》,《现代邮政》2003年第二期,第13页。
9、廖涛:《邮政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四川通信技术》2002年第一期,第6页。
10、白玉, 林根祥, 王万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重组战略》,《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六期,第12页。
11、王秉安:《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的探讨》,《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二期。
12、赵炳文:《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第四期,第12页。
13、于建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企业活力》2004年第八期,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