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歧视不仅仅浪费了人才,造成人才闲置,同时也极大的打击了其自尊心,不利于身心健康,使人产生自卑感造成心理疾病。由于企业设置了很多不公平的岗位门槛,造成不公平的就业环境,将很多原本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导致怀才不遇、千里马没有伯乐不能施展抱负。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人才被很多用人单位所排斥,其宝贵的人力资源被闲置,这才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最大的浪费。同时不合理的劳动条约也肆意践踏着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很多劳动力受到在就业待遇或劳动环境上的歧视,失去了身体健康甚至生命。
四、我国就业歧视的正确态度和规避措施
1、正确态度
(1)、从应聘者角色上来讲,平等就业是我国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就业歧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并产生不良影响,这是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消除的。面对这样的现状,这就要求应聘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和准备,特别是初入职场的大学生,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其次是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时才能将竞争变化为机遇,使困难变成坦途,才能正确地面对就业过程中形形色色的挑战,真正发挥自身的优势。
(2)、从国家、社会上来讲,首先是要知道目前反就业歧视现状的不足,第一缺乏就业歧视的判断标准,第二是就业歧视的范围过窄不能满足现状,第三是缺乏有代表性的典型成功案例供参考,第四,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用人单位容易钻漏洞,第五,救济措施匮乏,受歧视者维权成本高。明确不足以后,我们要坚信不容忍、不默认的态度是反就业歧视的重要推力,呼吁大众树立起平等就业的观念。
2、规避措施
1、从法律上讲,完善《反就业歧视法》
明确就业歧视标准。首先是要明确就业歧视的界定标准,可以参照美国的经营必需( Business Necessity )原则当产生纠纷时雇主必须证明这些测试和其他活动是与工作相关联的。用人单位在用人选择上应该基于工作性质、需求以及员工工作能力或与此相关因素进行选择不得随心所欲地制定招聘标准,其次是明确就业歧视的界定标准。
进一步扩大就业歧视的范围。除了现有的就业歧视类型,还应该通过社会中的真实案例来归纳总结新的类型,同时也应该进行预测,随着社会的不断多元发展,会衍生出更多形形色色的受歧视案件,提前准备,做到有案可寻,有法可依。
2、从劳动力市场上来说,首先是控制人口,贯彻计划生育,这是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其次是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然后是劳动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最后是劳动者受到歧视时要懂得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通过合法的渠道捍卫自己的平等就业权。
五、结论
我国梦,是每一个我国人平等的梦。而我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就业。就业,是民生大计,就业也是实现人民物质生活保障的前提。减轻甚至消除就业歧视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就业人口不断加剧,就业歧视问题越来越呈现多而杂,难而烦的局面,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就业歧视,就势必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从而扩大社会贫富加剧,最终影响社会安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我们要顺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的理念,解决就业歧视是我们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解决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国的就业歧视成因、危害及相关建议(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