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快递市场有两种主流经营模式——直营和加盟。顺丰和EMS采用了直营的模式,而以“四通一达”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则纷纷采用了加盟制。
直营:指公司总部掌管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成员企业由总部集中领导、统筹规划,实行统一的核算制度,各直营店实行标准化经营管理。快递直营中总部控制所有的快递节点,包括干线运输、枢纽转运中心、支线运输和落地配送,收派件取得的收入、发生的成本,人员福利、车辆购入等都纳入总部统一结算。
加盟:总部通过契约方式,在品牌使用、网络间接入、服务标准和市场指导价等方面对加盟商做出要求,加盟商的其他经营活动及自身能力建设均独立自主开展。网点除了向总部缴纳加盟费用、面单费、中转分拨费、入库费和派件费以外,自担成本,自负盈亏,加盟商共用一个企业名称。总部在较少投入的情况下,可实现网点的迅速扩张。
(四)京东自建物流管理优势
2009年,京东在上海投资2000万成立了快递公司——京东物流。自成立之后,京东物流逐步布局全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建立了7个大型物流中心,并在用户最多的三个城市北上广建立了三个大型的物流中心,每日可配送2.5万个订单,日极限订单数量为5万。2010年4月,京东自营配送模式在全国首推“211限时达”服务,每天11点以前下单,晚上11点前客户收到。截止2016年9月30日,京东物流已经形成了中小件、大件和冷链物流网的三张网布局,拥有7个智能物流中心、254个大型仓库、550平米的仓储设备、6780个配送站和自提点,完成了对全国2646个区县的覆盖。2016年11月23日,京东集团宣布京东物流将以品牌化运营的方式全面对社会开放。
二、行业乱象及缺陷
(一)市场竞争管理秩序混乱
曾经,加盟模式对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圆通、中通等民营快递公司都是依靠加盟制起家。但加盟商各自为政,往往以自己为原点,以自身利益为半径画半圆,为短期利益而牺牲质量和品牌。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申通、圆通、中通、等民营企业开始了直营改革,力图通过内部革新,解决重重问题。但快递公司转型升级,向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当前的融资成本可谓高昂。
(二)物品损害赔偿机制
快件丢失或损害的赔付面临诸多问题:投诉理赔情况复杂,争议较多;诉讼案件,法律依据不足,各地案例赔偿责任差异较大;消费者对快递服务缺乏正确的消费意识等。
贵重物品的索赔更是麻烦。目前,国内还没有界定快递贵重物品价值的行业标准。按照国际航空协会(IATA)规定,货物价值等于或超过1000美元/公斤就被定义为贵重物品。国内民营快递公司根据各自风险控制能力,一般将高价值货物定位为人民币3000元以上。从快递企业的角度来看,从事贵重物品的快递服务需要特殊的运作模式和运输工具,运费价格往往高出普通运费的数十倍。但如果发货量不到一定规模,快递公司往往会因为成本过高而面临巨大的运营压力。
快递贵重物品时,多数消费者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意申报贵重物品、不愿意购买商业保险。据了解,国内快递企业一般按保价的3%-4%收取服务费,一些消费者认为服务费过高,价格难以承受,但一旦发生问题后,消费者在未保价的情况下,很难获得相应的赔偿。
国内快递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