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自营配送模式
这是目前国内生产、流通或综合性企业(集团)所广泛采用得一种物流模式。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物流中心,实现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场、店的物品供应。这种物流模式中揉合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形成了新型的“大而全”、“小而全”,造成了新的资源浪费。显然,这种模式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对物流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来看,在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生产材料供应、产品外销、零售厂店供货或区域外市场拓展等企业自身需求方面却发挥了作用。
较典型的企业(集团)自营型模式,就是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大大小小的连锁公司或集团(比如京东、沃尔玛、苏宁等等)基本上都是通过组建自己的物流中心,来完成对内部各场、店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的。
(二)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物流外协第三方,即通常所说的第三方物流是由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第三方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第三方物流模式是指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这种配送模式正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货物配送的一个首选模式和方向。他的服务内容包括设计物流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和谈判等。电子商务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方式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具有重要作用。
1.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
企业应把自己的主要资源集中于自己熟悉的主业,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留给物流公司,这样可以提高自己主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一家规模不是很大的企业投入太多的资金自己搞物流,那么该企业投入到主业上的资金就会相应的减少,则该企业主业的市场竞争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灵活运用新技术,网络化现代化
由于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普通的单个制造公司道常在短时间难以更新自己的资源和技能,不同的零售商可能有不同的、不断变化的配送和信息技术等需求,此时,第三方物流公司能以一种快速、更具成本优势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而这些服务通常都是制造商一家难以做到的。同样,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还拥有满足一家企业的潜在顾客需求的能力,从而使企业接治到零售商。
3.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运转
企业自营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施。这些资源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而如果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不仅可以减少设施的投资,还能够免去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资金的周转。与自性物流相比较,第三方物流在为企业提供上述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诸多不利。主要有:企业不能直接把控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
(三)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为提高物流效率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时,由许多个物流企业联合在一起进行的配送。它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主要包括两种运作形式:一是由一个物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即由一个配送企业综合某一地区内多个用户的要求,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路线和货物数量,全面进行配送:二是仅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待运送的货物混裁于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照用户的要求分别将货物运送到各个接货点,或者运到多家用户联合设立的配送货物接收点上。目前,大型现代化配送中心的建设跟不上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要求,实行共同配送是积极可行的选择。从微观角度来说,企业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首先,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物流作业的效
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不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人力等,可以节省企业的资源。其次,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适应激烈的市场觉争。第三,从社会的角度来讲,通过集中化处理,提高车辆的装载效率,节省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共同配送也涉及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各业主经营的商品不同,不同的商品特点不同,对配送的要求也不同,共同配送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各企业的规模、商圈、客户、经营意识也存在差距,往往很难协调一致。还有费用的分摊,泄漏商业机密的担忧等等。
六、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的问题
(一)成本问题
成本因素是当前制约着物流配送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环境下,网上和手机APP的电子商务成交量正在迅速增长,在不仅给物流配送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给物流配送发展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物流配送单位虽然业务量具有了明显的增加,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物流配送存储仓库、运输车辆以及相应的工作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减少配送单位的物流配送成本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物流配送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服务问题
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推动了物流配送事业的进步,但是在物流配送的发展过程中,有些物流配送单位过于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反而忽视了对自身服务质量的提升,这就导致了物流配送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且因是人工配送有些因素难以把控,影响给客户服务态度,关系物流配送事业的未来发展。在物流配送过程中,还有一些物流企业过于注重工作效率,忽视了物流投递商品对物流运输的要求,导致一些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现象。此外,由于网购的商品在物流运输之前大都不能开箱验货,所以经常会由于商品质量问题而影响物流配送服务质量。
(三)政策问题
政策问题是当前我国物流配送事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由于物流配送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有限,所以相应的法律制度还没有发展健全,致使我国物流配送事业的发展缺乏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当发生物流纠纷时没有及时有效的解决办法,严重影响了我国物流配送事业的发展。此外,在我国物流配送事业发展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的物流配送管理制度,难以做到对各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七、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的改进建议
(一)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面对当前我国物流企业管理模式不科学、管理制度不合理的状况,可以采取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方式,促进我国物流配送是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应改革当前的物流配送管理,将现代化的高效管理手段融入物流配送管理工作之中,不断提高我国物流配送企业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应强化对物流配定工作的细节管理,从而提升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质量更高的物流配送服务,从而推动我国物流配送事业的未来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对于物理配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对于物流配送服务也有重要影响。故此,在物流配送事业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大力加强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商品储存设施、运输设备以及网络技术设施等,物流配送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断完善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为客户提供更好物流服务的同时促进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
(三)完善政府职能
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政策,对物流配送事业的发展进行扶持和引导,但是政府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故此在物流配送事业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一方面,政府应不断完善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为物流配送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全、平稳的环境。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准入制度,加强对市场经济行为的调控和管理。从而规范物流配送行业的市场行为,促进物流配送事业的健康发展。
八、结论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故此应加强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物流配送的发展水平,推动物流配送的发展步伐,为人们提供效率更高、质
量更好的物流配送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9.
[2]郑维.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J].青年科学, 2010(2):96-97.
[3]伍爱群.大型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10(3):62-64.
[4]张庆环.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与物流配送分析[J].时代经贸, 2008,6(4):24-25.
[5]熊坚,符卓.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设计[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2006(3):35-37.
[6]王永钊.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服务优化研究].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01):49-51.
[7]因林梅.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配送的优化策略研究].商业时代,2016(16):99-10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