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因疫情使得各种商务活动、业务人员在外拓展市场的计划受阻,加上年前制定的经营计划亦无法顺利实施,乱了部分企业的阵脚,多重压力和不确定性必然给企业营收和效益带来成本压力和损失。
中小企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数量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中小企业资金筹集渠道狭窄,导致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缺乏发展动力;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存在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低,造成其市场竞争力差,市场影响力小;中小企业收集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弱,对经济景气变动、金融环境及产业形势变化,无法及时判别,抗风险能力弱。因而其寿命周期都比较短,每年都有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同时又有大量中小企业创立,新旧中小企业的更新速度较快。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小型微型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15%。
中小企业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推动创新的基础力量,是构成市场经济主体中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到促进就业与社会稳定,关系到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截至2019年,中国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9.7%,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占 97.3%,提供城镇就业岗位超过 80%,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60%,上缴利税占 50%。中国发明专利的65%、企业技术创新的 75% 以上和新产品开发的 80% 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二、中小企业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是大企业的重要补充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互补充,为大企业提供配套零件生产或提供相关的服务,其作用不可或缺。中小企业在促进市场的专业化、系列化、提高规模效益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是现代大企业的生存基础,随着社会分工和市场的日益专业化,“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在市场中越来越难以生存,大企业不可能生产其产品的全部零件,需要中小企业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协作配套,一方面这为各类“小而精”、“小而特”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余地,另一方面也是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小企业通过为大型企业的专业化生产进行加工、协作、配套和服务等,填补了大企业生产的空白,满足了社会需要。这种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大规模、专业化的协作体系,使中小企业的市场经营和大型企业的发展唇齿相依,既促进了大型企业的不断扩张,又促进了自身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在这种协作体系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发挥各自所长,谁也离不开谁。
(二)中小企业是民间投资的主要载体
一国市场经济实力的大小主要不在于政府投资的大小,而在于民间投资的能力和数量。只有民间投资能增强,投资范围扩大、投资数量增加,国民经济才能从工根本上具有增长的实力。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
(三)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裕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以及政府机关精简人员等,使就业压力加大,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成为吸纳就业和再就业的蓄水池。
(四)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活跃因素和新生力量
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道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