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技术手段落后,服务生产率低
生产率低下是我国中小企业另一个突出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大多是手工操作,而我国的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差,劳动技能不熟练,服务效率就比较低。
另一方面,即使有些中小企业运用现代化技术来为顾客服务,如医院运用医疗设备、银行使用网络技术等等,但这些技术被引进到我国时,在国外已经是被淘汰的设备了,因此这样我国的生产效率一定比不上国外同行。同时,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标准化生产较少。
(三)服务质量可靠性低
服务质量的可靠性是顾客选择服务提供商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不能保证核心质量,比如航空不能准时、安全到达目的地,饭店不能保证顾客享受到可口的饭菜,那么顾客就不会再次光临。我国中小企业的服务可靠性很低,核心质量无保证。如快递公司、货运公司和医院等中小企业,常常出现递送延误、错运、丢失顾客行李、手术失败等现象,顾客享受不到核心服务的价值,顾客怎么会愿意去购买价值不等的服务,所以大多情况下不愿意接受国内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
我国中小企业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如果连最基本的服务都搞不好,更不用说为顾客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服务了,就不可能与国外中小企业进行抗衡。
(四)员工离职率高
员工流动性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同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个优秀的员工离职可能就会导致失去一个老顾客,特别是在顾客冲着某个员工来消费时更是如此,一旦员工离开,顾客也就随之转换品牌。
所以,员工流动性是与企业长久竞争力相关的。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经营不规范、工资待遇低等原因,使得员工离职率很高,尤其是在外国中小企业进入我国时,很多员工开始转向它们,如外国股份制银行、外国大型零售商场等都大大夺走了优秀的服务人才。
四、中国中小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建立以技术研发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也是中小企业自我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必然选择。建立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目的,就是要形成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和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体系及其有效运行机制,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协调、运用资源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大型中小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力量,加大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提高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技术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选择主攻方向,将自己的科研力量和经费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应不断强化在核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使自己的技术保持在先进的行列。在这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可能给予政策倾斜如规定研究开发投入可以计入成本等。一些大型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集团,可与国外跨国公司合作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到世界科技开发的最前沿建立技术研发机构,与合作者实现技术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二)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模式
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吸引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中小企业,组织力量对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与跨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虚拟科研网。虚拟科研网是一种用以对市场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映的中小企业虚拟知识联盟,是一个能够提供意见和信息,进行合同分析或资源外部包装设计的广泛的会员网络。这种联盟既有战术上的联盟,也有战略上的联盟,其主要功能是拓展中小企业自身的能力,实现技术互补,分散风险,降低研究开发成本。它能够比一个独立的实验室发掘出更多种类的知识源泉。通过组织外部的专题研究,原型产品的生产与检测或专门的设计,中小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以更快的速度推出多种多样的新产品,快速占领市场制高点。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更新竞争观念,重视价值创新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