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形式,轻内涵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对如何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企业文化到底应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认知。有人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忽视了企业文化的本质或内涵。一是企业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二是企业精神的提炼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三是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的梳理。“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相当多的企业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提几句响亮的、时髦的口号,拼凑一些材料,评几个荣誉称号、统一服装、统一标识、满足于形象设计,这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表层化的误区。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把精力主要放在“外树形象”上,甚至将企业文化建设当作“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致使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深入人心,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中。一些企业请名人做代理,一年给几百万都不心疼。形象设计很重要,比形象设计更重要的是品质、素质、能力的修炼提升。
2、照搬模仿严重,缺乏自身企业创新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每一个企业的文化,总是按照企业经营者的意愿和员工的认同程度,以固有的形态和方式客观地存在着。企业文化要有自己的个性才有生命力。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有部分企业领导片面认为企业文化是雷同的。因此,他们在模仿国内外成功企业文化时, 不与本企业的发展前景、产品特色及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相结合, 笼统地总结概括出企业精神, 使企业文化千篇一律, 缺少企业个性。还有一些企业的领导片面地认为国外企业文化都是好的、有益的,盲目地引进,照抄照搬。这无疑脱离了中国实际,脱离了本地实际,脱离了行业和企业实际。
3、企业对企业文化缺乏足够重视
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认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企业文化是培养诚信,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刻苦钻研、勤勉尽责的一种制度约束。是将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统一和融合,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达到有机的结合,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会成为人们行为规范,从而才能很好地解决因制度失灵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但是直面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一些企业在实际建设企业文化过程存在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优秀企业文化管理的案例分析
提起沃尔玛这家蝉联世界500强首位的企业,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此公司的商品很平价。沃尔玛经营的商品种类齐全,陈列摆放一目了然,细致的分区给顾客购物以极大便利。更重要的是,沃尔玛有着天天平价的许诺,商品比别家便宜。如果顾客发现别家超市的同款商品比沃尔玛便宜,拍照取证,沃尔玛就会相应的调整价格。对于沃尔玛来说,企业经营法则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成本。其创始人沃尔顿曾说过,“我们重视每一分钱的价值,因为我们服务的宗旨之一就是帮每一名进店购物的顾客省钱。每当我们省下一块钱,就赢得了顾客的一份信任。”针对这一理念,沃尔玛的各项竞争能力几乎都是围绕着控制成本来展开的。建立低成本的业务流程,尽力降低的采购成本成就了沃尔玛的价格竞争优势,也让沃尔玛在经济萧条时期创造了经济收益上升的神话。同时,沃尔玛的员工在退休或离职时可以得到一份利润分成,也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公司的股份。这样,沃尔玛拥有了一群既有凝聚力的员工,奉行着控制成本的经营法则,朝着零售业巨头的目标一步一步坚定的前行着。
丰田汽车公司在过去的几年里,慢慢的超越了通用汽车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商。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开源节流成为了其文化中的一部分。在这种大环境下,日本的企业拥有一种精简生产、重视员工的文化氛围。为此,丰田公司的管理哲学是事业在于人,强调员工心存感激,为报恩而生活。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丰田员工拼命工作,忠于职守,不断的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丰田公司以准时制和自动化为生产方式的支柱,避免浪费降低沉本。这些宗旨和理念的确让丰田公司发展壮大成为知名品牌,但是几年前丰田汽车因为汽车零件开始大规模召回汽车,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并赔偿了巨额赔款。戏剧性的是这一严重后果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也是丰田企业文化所造成的。出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丰田公司将很多汽车零配件分散到世界各地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家来生产。如丰田刹车门中出了问题的油门踏板就是在印度生产的。这种生产方式着实带来了较大隐患,丰田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似乎更重视成本的控制,而忽视了实现零缺陷,追求高质量的产品目标。顾此失彼的行为破坏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一流品牌的建立需要强有力的企业精神的支撑,就像强盛的国家需要民族精神做后盾。华为公司作为我国知名品牌,产品覆盖面积广,技术先进,研发能力强大。从任正非的《华为基本法》中可看出华为公司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华为人认为资源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够生生不息,帮助企业面对困境渡过难关。华为企业文化中有一部分特别吸引人,那就是“狼性文化”。任正非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狼有最显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用狼性文化来说,学习和创新代表敏锐的嗅觉,获益代表进攻精神,而团结就代表群体奋斗精神。在这种企业文化为先导的经营下,华为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资源,与时俱进,踏实的稳步前进。
五、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企业现状,创建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要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在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就离不开对企业的文化背景、经营背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熟悉企业的业务特点。要分析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曾经做了哪些自觉、不自觉的工作,对企业过去的文化建设工作进行SWOT分析。具体工作要细化,要仔细梳理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每一项工作中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存在的差距表现在哪里。只有做好了这些背景分析工作,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充分显示出自身深厚的文化沉淀,体现自身的个性特色。
企业的核心理念的梳理、提炼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企业的核心理念要得到员工的理解、认同,对员工产生激励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分析企业的定位,提炼企业的愿景。很多企业在做愿景设计时,目标过空、过大,不切实际,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对企业的定位分析。要在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自身的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愿景。二是分析企业的经营特色,提炼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是决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精神文化的基础,要避免企业精神文化的雷同现象,就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深、做细。三是分析企业的文化特色,探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如某企业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温馨的家园文化”的文化特色,这种家园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客户是一种大家庭文化,对客户要形成一种亲和力、吸引力和形象力;对员工是一种小家庭文化,对员工要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二)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本主义观念为基准
科技革命和人本身的进一步总是相伴而行的,相辅相成。有学者指出:高科技可以在一个阶段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但更深层次的竞争最终应该是理念方面,“科技以人为本”这句话就包括了这层意思。这一见解反映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代人对生产和消费日趋强烈的人性化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创新只有把高科技与“以人为本”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既有高科技含量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新产品、新服务,才能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很多成功企业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在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紧紧抓住了给予各层次的顾客送去真诚的关怀和温暖这个关键。
(三)现在企业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化
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缺乏合理的制度支持,就难以把企业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理念转化为企业员工的共同自觉行为。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信息量的迅速爆炸、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企业管理难度增大,传统的“以人管人”的管理制度难以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在知识型和学习型的现代企业中,必须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决策系统和人事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内外部有效信息并与内部员工及时沟通,增强企业运作的速度和灵敏性,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四)打造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品牌
第一,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内核、灵魂,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是企业内部更深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通过一定的文化熏陶,通过正面事物的示范感召,通过群众自身的自我教育,自我规范,把职工群众联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塑造、树立形象上下功夫。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要把能体现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发展战略的内涵设计到品牌标示中去,加强舆论宣传,加强文化传播,不断树立和增强企业品牌,凝聚力量,规范管理,整体带动企业职工队伍的形象,建立强大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不断推动企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月琴;民族文化传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2] 陈子彤,李春,张娟;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与协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3期
[3] 钟祥斌;中华文化企业文化化[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1年07期
[4] 李东华;论传统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塑造——以新华书店为例[J];学术探索;2011年04期
[5] 周士国;企业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2008湖北企业文化高峰论坛^文档集[C];2008年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之我见(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