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虚拟经营产生的原因。
(一)市场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
消费者导向市场或顾客导向市场即买方市场的到来使人们需求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人们往往能根据自己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以及经济可承受能力,对产品的品种与规格、花色式样与需求数量等有着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传统的生产方式“一对多”,即企业开发出一种产品后组织规模化大批量生产,企图用一种标准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已经落后于市场的需求变动。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间竞争愈加激烈,产品市场异变性增强,顾客购物欲望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使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激烈而又残酷的市场竞争。
(二)资源利用趋向外化
资源的有限性与市场需求的无限性始终是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当前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经常面对资源短缺,尤其是中小企业经常面临这一困境。一般说来,不少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合格的抵押资产、资信状况不符合银行要求等原因很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这就往往导致这些企业因资金不足而错失扩张时机,使规模效益与资金缺口之间形成不良循环。加之技术创新压力、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仅靠其内部资源往往是力不从心。这种资源利用的瓶颈制约,迫使谋求进取的企业能突破企业本身这一有形组织结构的界限,在有一定资产投入的情况下,转向对外部规模经济的依赖。
(三)企业自身功能扩张的动力需求
当前,企业理论研究的企业功能发展方向可以大致分为:专业化、多元化、扩大化、优质化、优序化和更新化。企业在发展上,在认定方向和经营目标之后,必然需要在功能发展方向上进行合理取舍,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难想象,在生产设施这一方面的企业功能扩张势必引发企业资金的巨大投入,对应的是企业流动资产的减少。在企业销售组织、科研机构和管理队伍等方面的企业功能扩张,可能引发的是企业官僚式组织的形成,而臃肿的企业组织形态和流动资金的短缺,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制约瓶颈。虚拟经营,由于它所实现的企业经营扩张是技术、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功能的延伸扩大,不是追求对这些功能载体的最终占有,所以它能实现企业在功能发展方向上的合理取舍,并且能使企业经营功能与生产功能、销售功能、新产品开发功能与管理功能扩张的同时并举。
(四)管理模式的变革突破
目前,不少中小企业大多是个人业主制企业发展而来的,企业的管理是往往具有一种鲜明的“家族制管理”模式。由于是建立在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各样复杂的人际关系上,企业大多保留着浓厚的家庭、家族色彩。这样,企业在管理上往往表现为人治,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落入关系经济的陷阱,使企业将家庭、家族等伦理道德原则与商业原则混为一体,模糊了这两者之间的界线,也因此使得官僚主义、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在所难免。家庭伦理一旦成为商业原则操作的绊脚石,企业就必将面对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严重障碍,这一障碍的形成也就必然会大大限制多渠道吸纳科学经营管理人才,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中小企业虚拟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理念落后
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仍然奉行“小而全”,“万事不求人”、"同行是冤家"的理念,表现在追求多角化经营,造成资源分散,主业不明;一味扩大规模,重复建设,浪费资金;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一应俱全,结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在传统的竞争观念指导下,企业之间你抢我夺,互不相让,往往导致多败俱伤。而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价值链上各个相关企业组成的系统之间的竞争,也就是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企业的竞争观念也将由你死我活,非赢即输的对抗竞争观念转变为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合作竞争”观念。
(二)核心竞争力缺乏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有的核心资源,是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能力,内涵包括技术、管理、战略设计、组织结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核心竞争力原则是选择企业合作伙伴的第一原则,也是决定虚拟企业运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即虚拟企业中的合作伙伴只有具有其核心能力,才有可能参与其中从而互相结合在一起;并且是强强联手,弥补其弱势环节。经营实质是企业间资源互相合作,优化配置。
我国企业的虚拟经营现状及前景分析(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