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和国防工程是我国最早应用项目管理的行业领域,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项目管理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软件、信息、机械、文化、石化、钢铁等各种领域的企业更多的采用的项目管理的管理模式。项目的概念从原有工程项目的领域有了新的含义,一切皆项目,按项目进行管理成为各类企业和各行各业发展的共识。
五、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发展
一方面中国项目管理为了适应日益交往的国际需要,[ 宋伟,刘岗《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出版社,2012,12-22]中国必须遵守通用的国际项目管理规范,像国际承包中必须遵守的FIDIC条款及各种通用的项目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中国项目管理的应用也促使中国政府出台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像建设部关于项目经理资质的要求以及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颁布等等都是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体现。不同的行业领域都相应的出台了相应的项目管理规范,招投标法规的实施大大促进了中国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一)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竞相发展
项目管理学科发展与其他管理学科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其应用层面上的差异,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人员更多的是从事各行各业技术的骨干。项目经理通常要花5~10年的时间,甚至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后,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基于这一现实及项目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项目管理的非学历教育走在了学历教育的前头,在中国这一现象尤为突出,目前各种类型的项目管理培训班随处可见。这一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学历教育的发展,国家教委已经在清华大学等5所学校试点了项目管理本科的教育,项目管理工程硕士也在酝酿之中,项目管理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在许多学校已经设立。
(二)项目管理资质认证在我国掀起了热潮
在我国项目管理资质认证的工作最早应起源于建设行业推广项目法施工的结果,1991年建设部就提出要加强企业经理和项目经理的培训工作,并将项目经理资格认证工作纳入企业资质就位管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国已有80万名项目经理通过培训,有超过50万人取得了项目经理资格证。这应该说是国际上通过人数最多的一种项目管理资质认证。
[ 王卓甫,简迎辉《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创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15-20
]2000年PMI推出的PMP登录中国在我国掀起了项目管理应用的热潮,2001年IPMA的IPMP在PMRC的推动下正式登录中国,掀起了我国项目管理认证的高潮。IPMP认证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同时又与国际接轨的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在中国获得IPMP证书同时也获得世界各国的承认。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有超过4000人参加了IPMP认证,有超过1600人获得了相应级别的证书。
2002年劳动保障部正式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师(CPMP)”资格认证,标志我国政府对项目管理重要性的认同,项目管理职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必然。 六、 让管理模式随着改变适应我国现代化建筑企业
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因此,需要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充分落实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积极引进国际上通行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逐步革新管理办法,我们谋求与世界融合的同时,也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在管理方面我们不能对外国的已有理论照搬照抄,而是必须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让管理模式随着改变更适应我国的现代化建筑企业,并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管理模式肯定会大放异彩,被世界人民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英盛,缪同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7(25--27)
2.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徐家铮.建筑工程施工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77--180)
4.俞洪良,毛义华.工程项目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2(132--145)
5.王卓甫,简迎辉.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创新[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15—20)
6.宋伟,刘岗.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2--22)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