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本水平失控,成本管理混乱。一些项目成本开支大手大脚,前松后紧,损失浪费严重。事前,一点点象征性的风险抵押金,对项目经理来说,所起的制约作用,并不是太奏效,致使项目承包流于形式,新瓶装旧酒,各项费用开支无约束,工程成本居高不下,最终导致项目亏损、企业效益滑坡。
(3)成本开支失控,乱挤乱摊成本。有些项目己经预期可以完成公司下达的利费指标,就随意扩大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不实发票以假当真,甚至在项目中以材料费等名目报销各种支出,承揽招待费成了万花筒。
(4)成本核算失控,成本信息失真。有的项目不能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及成本结算情况,导致工程结算收入与成本不相配比,项目结算周期过长有些项目长期挂账或不反映盈亏,直到项目竣工结算后才不得不反映有关信息。
(5)核算期限失控,成本费用不实。不严格按权责发生制度原则正确计算核算成本,成本核算期限随意变更,项目盈亏反映不及时,己完工程和未完工程成本不能合理划分,为完成指标人为调节成本。
(6)分包管理失控,风险隐患严重。只为收取费用,不重视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导致一些人钻企业漏洞的空子,打着企业的牌子私下对外签定工程合同,欺上瞒下,人为拖欠工程材料款,更有甚者挪用公款谋私利。人为的使企业陷入法律纠纷,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工作,破坏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例如:
我曾经在一个工厂呆过几天,在当时总感觉那个厂的制度有点太不尽人情了,在任何一个人的责任区内如发现一枚螺丝钉就有可能会被重罚(不过提法不是罚而是为了改善职工伙食因某某原因给厂里捐款),甚至连厂长都经常出现在厂里的“光荣榜”上。现在想起来,一个严厉的制度是必须的,如果每个人、每一项工作都没有问题,那些制度的严厉也就起不到作用,也就无所谓严厉。集团公司提倡的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方法,是实现成本控制的唯一途径。只有实现了每个人都是成本控制主体,每个人都有成本考核目标,没有人处在成本控制制度之外,才能实现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相反如果一个企业,从上到下全部都是好好先生,那就很危险了。
三、影响施工成本管理的主要因素
1.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与落实完善,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是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关键因素。成本控制体系形成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要确认项目成本,将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加以分解,然后根据材料以及管理费用进行科学、客观的计算,并且结合实际施工和分包情况进行调配和平衡。必须要建立责任目标成本,将责任进行确认,并且落实到每个施工项目部,不仅有利于管理到人,也有利于及时的发现偏差,解决偏差,另外,在整个项目施工阶段,必须要进行定期的成本考核,如果出现疏漏的地方必须要及时的改进,如果市场对施工成本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必须要进行及时的调控。如果能够将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并且落实到位,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和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了施工顺序,施工方案等内容,通过合理、科学的施工设计方案,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在制定施工设计方案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对各个因素加以控制,比如场地等因素,选择最为适用、经济的设计方案。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必须严格的按照施工工序和图纸来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应该积极的与设计单位进行联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方案的会审,并且提出自身的修改建议。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工程质量,节约成本。
3.施工队伍的选择与管理施工队伍本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施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必须要选择最优的,严谨的考察施工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施工质量,必须要严格的控制人员规模,按照合同上面的要求进行施工,通过合理安排工作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4.材料与机械费用的控制材料与机械费用在整个施工成本中所占据的比例比较大,甚至能够达到总成本的70%到80%,所以严格的控制材料和机械费用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对于材料来讲,首先要从采购方面加以控制,目前我国一些建筑项目对钢材以及低值易耗品并没有计划,所以导致其没有节制,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质量还会提高施工成本。我国一些施工单位并没有对机械费用进行明确的记录,无法进行妥善的保养和维修,不能合理的安排机械运行,从而无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
四、建筑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成本管理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