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收账款的功能和管理目标。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三、应收账款问题的解决途径。
1、全面核算应收账款的成本。
2、着力加强应收账款投资的规划与控制,制定有利于企业的信用政策。
3、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4、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5、改进应收账款核算办法和管理制度。
内 容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企业应在全面核算应收账款成本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应收账款投资的规划与控制,制定有利于企业的信用政策,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事后管理,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 应收账款 企业 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资金是一企业的血液,如果企业缺少血液,轻则“营养不良”,重则“奄奄一息”,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现实中很多企业正是因为资金周转不良而导致破产、倒闭。作为现代营销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应收账款管理,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是企业因赊销产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管理好应收账款,将有利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维护投资者利益,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和管理目标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
1、扩大销售,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赊销实际上是向顾客提供了两项交易:向顾客销售产品以及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具有比较明显的促销作用,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产销的统一体,企业一方面想借助于它来促进销售,扩大销售收入,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又希望尽量避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而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坏账损失等弊端。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一对立又统一的问题,便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其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取更大利润,相反,则应相应严格其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目的的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企业领导人的考核时过于强调利润指标,而并没有设置“应收账款回收率”这样的指标。
2、没有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不少企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容控制,导致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
3、对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相当薄弱。
①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者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补充^^文档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简单的分类,平时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在企业回款好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在企业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
②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制度,长期不对账。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现实中有的企业长期不对账,有的即便是对了账,但并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只是口头上的承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③未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对没有收回的应收款长期挂账,帐龄甚至多达10余年,而这部分资金其实早已经收不回了。
4、企业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信用管理。目前大多数企业都不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评价,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赊销制度,对形成的逾期应收账款能否收回、收回多少没有底数。
(二)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逐年递增。据报道,1999年191家上市公司年报中,超过60%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近15%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增加了1倍。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方式的不同和对货款的回收管理力度的强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收账款。有的企业全年应收账款余额较高,有的企业月平均应收款余额占月平均销售收入比例较大,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与其制度要求及其自身发展现实不相适应。据统计造成目前各企业应收账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缺乏风险意识。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一些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之初,为了尽快地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与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售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其市场份额,于是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流动资金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因此形成了一部分具有周转性的客户应收账款。
2、系统内相互拖欠。有些企业由于资产结构不合理,或是由于注册资本偏小,或是由于经营不善,自身积累不够,造成企业经营流动资金短缺,因此,在系统内常常是先货后款,相互拖欠,也形成了部分应收账款。
3、管理无章,放任自流。有些企业对应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帐龄老化,却任其发展,无人问津。
4、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在有些企业中,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5、对账不及时。由于经营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经营过程中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有的企业由于不及时与客户对帐,有的即使是对了帐,但只是口头上的承诺,并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帐依据。
6、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客户的资信程度如何?目前对方经营形势处于什么状态?被占用的资金风险有多大?形成逾期的原因是什么?是恶意的逃债还是临时的困难或是确无偿还能力?不得而知。
7、对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清。在各企业中,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都知道企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或对不上或收不回,但具体该由谁来督办、谁来清查管理并不都十分清楚。
三、应收账款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全面核算应收账款的成本
企业有了应收账款,就有了坏账损失的可能。不仅如此,应收账款的增加还会造成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增加。企业要充分认识和估算应收账款下列三项成本:
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