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成本管理对我国企业如此重要,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战略成本管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战略管理。 (一)对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进行适应性变革。
要克服企业传统成本管理视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己任、忽视长期效益的局限性。主动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并以此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是现代企业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在相关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收益。然而,在各项经济指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时增加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反而能增加企业的收益。索尼及其他日本公司的做法是根据各种产品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不同阶段,或某项产品在一类产品中所处的地位,公司要求有些产品获得高额利润,而另一些产品则可以只获得微薄的利润,甚至可以暂时亏本经营。因此,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的降低成本,其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最小化成本。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企业必须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到战略上来,一切降低成本的措施都应以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作为决定取舍的目标。
(二)拓宽企业成本管理范围。
战略成本管理是全方位、多角度、突破企业边界的成本管理,我国企业应按照价值链的分析,从时间和空间范围拓宽成本管理范围,这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战略性的眼光看,成本范围在本质上、功能上完全不同于5年计划或10年规划。它不是按整数时间划定期限,而是按解决问题对象所需时间来划定时限;不是生产、销售、财务等各部门工作相加的结果,而是根据环境变化指导整个成本部门工作的依据;不仅追求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而且追求企业竞争的安全性。因此,我国企业必须将成本管理的时间跨度从日常经营管理的层次提升到战略管理层次上来。
(三)制定一套战略成本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一整套包括技术创新体系、目标成本体系、标准成本体系、责任考核体系、信息反馈体系等来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标准和定额,完善目标考核体系。按照成本管理精细化原则,对成本目标进行分解。公司从总经理到每一个职工都自觉参与战略成本管理活动,同时建立面向市场、基于企业业务应用的计算机反馈系统,从而有效地保证战略成本控制的及时、准确。另外,可以从约束与激励机制上增强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效果。使企业每一名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在运用常见的成本节约奖励、成本超支惩罚等外在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同时,也应努力建立职工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成本控制与成本节约成为每一名职工的自愿行动,确保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有效性。
(四)改进企业组织结构,完善会计信息系统。
为了获得战略成本管理所需的组织保证,企业应该顺应组织形式扁平化的趋势,注重沟通和合作,并以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基础来进行组织设计。同时组建动态的项目团队,以使涉及到各部门和人员的战略成本管理得以协调并有效的运行。成本管理与控制不单是一个专门成本管理机构的工作,企业内部每一部门和每一员工都是成本形成的影响者和成本控制的参与者、实施者。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将全体员工特别是对成本发生负有责任的管理者,诸如决策层、部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专设成本机构人员视为成本控制的主体,并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至上而下树立成本和效益意识。如宝钢的成本管理已经实现了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各部门之间的有机协作;邯钢的成本否决也实现了全员参与成本管理。
(五)加强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人们公认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管理学家梅亚说过:“能够成功的企业必定是有效运用企业人力资源以创造最佳工作机会的企业。”可见成本管理的目标的实现决不能脱离对人的管理。为适应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要求,管理人员的工作涉及面日益广泛,对其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技术与经济相互渗透,企业需要引进生产、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同时培养成本核算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能手。因此,大量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是国内企业实现成本管理整体飞跃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引进、吸收和创新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灵活运用外国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我国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还不满30年,而西方的市场机制已经有300多年了。在300多年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其中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组织行为学、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成本管理。为了更好地推进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企业应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适当的应用价值链分析、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目标成本规划、竞争对手成本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等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它的研究与推行有利于更新我国成本管理的观念。虽然它会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变得更复杂,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的共享,战略成本管理必将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WTO的成功加入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更激烈的竞争带到各位企业家面前。我国企业正处于这个改革的浪潮中,战略成本管理已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尽早构筑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为新一轮的竞争打下根基。
参 考 文 献
[1]西南财经大学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组.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现实意义.四川会计.2003.11
[2]王珍义.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战略成本管理武.汉市经济管理学院报.2003.12
[3]李蓉.战略成本动因与企业的成本决策.中华财会网.2003.12.15
[4]田钊平等.我国企业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策略选择.经济师.2003.11
[5]凌月.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四川会计.2003.3.7
[6]邓厚平.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研究.中华财会网.2003.8.22
[7]张怀玺.中美企业成本管理对比的启示.中华财会网.2003.5.8
[8]朱美华.战略成本管理-新的成本管理.中华财会网.2003.3.5
[9]孙茂竹.管理会计的理论思考与架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21
[10]左存等.战略成本管理应用案例分析.财务会计.2002.6
[11]张绪贵.战略管理会计初探.财会周刊.20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