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传统的资金结构,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在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时,应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稳定落实一定量的流动资金,不可“盲目上马”。从企业资金运作角度考虑,应禁止将流动负债用于长期投资和构建固定资产。
2、科学安排自有资金与负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结构,充分灵活地利用各种流动负债来满足流动资产的波动性需要。注重资金成本研究特别是付现成本的研究,以避免暂时的筹资为未来的流动资金周转形成太大的压力。
3、避免为过分追求流动性而大量置存流动资产,尽可能降低流动资产的置存损失。在流动资产中,各构成项目所占比例不同,变现能力也就不相同,因而导致流动资产总体变现能力存在差异。合理确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适当比例关系是营运资金良性循环的基础,这样既可以节约使用资金,又能保证企业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企业应该按照债务偿还和生产经营支出的需要来安排流动资产存量,从而使流动性与效益实现最佳配置,一般按流动资产大约维持流动负债的两倍的比例来保持存量。在偿债能力不足时,可采取减少存货、及时清收账款等措施,在一定范围内优化流动资产的内部结构。
(五)对营运资金内部控制进行管理
1、要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资金内部管理机制
企业要有良好的资金内部运行机制,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严密的成本管理方法及核算体系。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例如,建立资金管理有效机制,通过层层落实资金管理责任制,把资金落实到各个部门,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奖惩结合;强化产品成本管理,把成本分解到各个环节,从班组、车间到科室,并建立有效的目标成本管理机制,对常年生产的产品,通过对成本实行分段控制,并在执行中对人、工、料的消耗有计划、有控制、核算有依据,年度末对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分析其增减变动因素。
2、加强存货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存货管理方法
适量存货是厂商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过多的存货投资使企业承担过重的储存成本,影响利润水平;而过少的存货又会使企业面临缺货的风险。一般地,企业为防范和减少存货短缺成本,需要在正常周转库存量的基础上,确定一个附加的安全保障库存量。而影响安全库存量的因素有:
(1)存货需求量的变化、订货间隔期的变化以及交货延误期的长短
预期存货需求量变化越大,企业应保持的安全库存量也越大。同样,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订货间隔期、订货提前期的不确定性越大,或预计订货间隔期越长,则存货的中断风险也就越高,安全库存量也应越高。
(2)存货的短缺成本和储存成本
一般地,存货短缺成本的发生概率或可能的发生额越高,企业需要保持的安全库存量就越大。增加安全库存量,尽管能减少存货短缺成本,但会给企业带来储存成本的额外负担。在理想条件下,最优的订货和储存模式可以求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反向变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使得这个自出现商品流通以来就出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在加强库存管理上,可以采用供应商对存货进行管理,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连锁供货。过去,企业为了避免断货的风险,会在企业内部放置大量存货。这样做无疑会占用成本资金,然而把存货放在生产商处,让生产商管理存货,这样不仅降低了企业对存货管理的投资和风险。而且,这是一种将所有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方法,从采购基本原料到向顾客或最终用户交货。通常,企业通过系统网络及时向供应商通报每个销售点的需要,以便供应商进行补充。存货水平的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建立起长期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制定营销管理中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应当完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以及收账政策。
1、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最低标准。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客户的信用情况等综合因素来制定。如果一个企业的信用标准订的较严,则会减少坏账损失和各种收账成本,但会将许多只是具备一般信用条件的客户拒之门外,从而影响企业的销售规模和获利能力。反之,如果放宽信用标准,则会使一些信用品质较差的客户受到企业的信用优惠,从而会使违约坏帐和超信用期很宽的情况增加,这样无疑加大了坏帐风险。因此,制定信用标准的关键在于,考虑客户拖延付款或拒付货款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的大小。
2、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间、现金折扣、季节性优惠等。
(1)信用期间是给予客户付款的信用持续期间,确定适宜的信用期间是企业制定信用政策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信用期间对应收账款发生和管理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较长的信用期间,企业应收账款发生水平会增高,这样既给企业带来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销售的好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风险,即产生更高的持有应收账款相关的机会成本、坏帐损失和管理成本,特别是机会成本的增加。相反,较短的信用期间虽然减少了持有应收账款的相关的成本,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赊销规模,增加了库存压力。因此,合理的信用期间应当着眼于使企业的总收益达到最大,最低限度该是损益平衡。
(2)现金折扣是为了吸引客户在一定的日期内支付货款而给予的减除额
企业提供现金折扣,一方面可以吸引想要获得折扣的客户,从而提高销售数量,增加销售总额;另一方面可以让这些客户为取得折扣而更快的付款,从而缩短应收账款平均占用期,减少资金成本。因此,企业实行现金折扣,必须经过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认真测算,综合考虑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收益与损失合理权衡的基础上确定现金折扣方案。
3、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企业在信用条件被违反时所应采取的账款收回方式。比如,对于短期拖欠户,可采用书信方式去催讨账款;对于较长期的拖欠户,可采用措辞严厉的信件或电话甚至上门催缴;对于那些长期拖欠、硬性不付的客户则需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不论采用何种方式,企业都会产生成本费用。
参 考 文 献
1、张建英,《国际财务管理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3、马士华 林勇,《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4、王竹泉 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会计研究》2005年第6期
5、王竹泉 逄咏梅 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6、肖作平,《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综述》,《证券市场导报》2005年第11期
7、李善民 刘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述评》,《会计研究》2003年第8期
8、张英 徐彬,《如何防范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企业经济》2006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