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位负责人的不良影响。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最高长官”,会计人员受雇于单位管理者,其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等都受本单位领导的控制和制约。个别单位领导为了获取政治利益,捞取政治资本,维护自身领导形象,要求会计人员账上添彩,表中生花,会计人员出于自我保护,屈从于领导压力,被动做假帐。比如某些乡镇会计反映,他们单位的会计^^文档为什么不敢如实反映,主要是领导的意志不敢违抗,否则会在“政治运动”中成为牺牲品。据说一个乡党委书记,在一年内换了三个会计,理由是不听话。
2、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失灵。有的单位和企业的内部控制度不健全或形同虚设,主管领导或内部审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处罚不严,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做假账现象的发生,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屡禁不止。
3、会计人员自律性较差。由于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抵不住诱惑,追求私利,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比如某县某国有公司前任管理会计和助理会计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和挪用巨额公款,前两年被检察机关依法查处,双双走进了监狱的大门,曾一度成为该县会计队伍的“灰色”话题。
4、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会计人员平时不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在现实工作中,遇到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坚持原则,从私人利益出发,做出了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有些财务人员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没有按财务制度对经营活动进行核算、监督,私自设立账外账,截留或隐瞒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使用虚假发票,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据反映,前几年在进行乡村公路大会战过程中,某县一些乡政府会计为了迎合领导意图,将扶贫部门下拨的公路扶贫款私自设立帐外“小金库”,最后以奖金或福利的名义发给个人,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
一是建立法制严明、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三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但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看,会计作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十分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使会计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必须抓住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工作的“含金量”.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所以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后者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法规很难完全保证和满足有些利益和要求,况且法规往往滞后于现实.所以,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人的道德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作一个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五、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加强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而且这应重视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之中。必须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在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注意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此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要从会计专业的学生抓起,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使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舆论宣传的作用,舆论可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起到扬抑作用。在会计领域中,只有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舆论环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财务工作的外部监督机构税务机关、工商管理、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等执法部门要维护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作用。
(三)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法治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和促进作用.法制就是必须建立健全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并严格执行.新《会计法》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保证《会计法》的有效施行,还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法规、规章,使《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化.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发布实施《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代理记帐管理暂行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事业会计准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以及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制度等会计法规、规章、制度,基本保证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我国的法规、制度建设与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健全和完善。近年来,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秩序混乱、信息失真等问题,虽然与法律约束力不够有一定关系,但执法力度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切实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大会计工作执法力度,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强化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必须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全面、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的检查管理部门。监督和检查,主要是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对检查中发现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予表彰和奖励,对其中的典型案例应予大力宣传;而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评价会计职业道德,扶正松邪、惩恶扬善的良好氛围。
(四)提高单位领导的会计法规意识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表现好与差,其所在单位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或受害者。《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单位领导必须重视和加强自身的的会计法规意识,表彰和鼓励以身引导会计人员遵纪守法,重视和加强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给会计人员履行职业守则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加强会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保证会计道德建设最直接、最基础的环节。一方面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进一步的业务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其会计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对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另一方面,应当定期对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严明执法。同时,实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经过考核只有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才能取得会计资格,并且由会计管理部门对会计资格进行年检,对于违纪违法的吊销其资格证书,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实践活动,任重而道远,要靠我们每个会计人员的不懈努力。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会计人员只有进一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让“诚实守信”这一道德规范深深植根于每个会计人员的心中,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才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会计职业道德》项怀诚主编
3、《财经拾零》刘铭达著
4、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