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目前快递“分拣——配送——交货”的运行模式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该模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与物力,而且时常会造成快递质量受损或延误、客户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现象发生。
快递业是物流行业分支中的高附加值行业。20 多年来,我国快递业从无 到有稳步发展,市场逐渐扩大。然而,随 着我国WTO的加入及各项政策的开放,外资企业的进入,民营企业的崛起, 我国快递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当前,在中国国际快递业务领域,以德国敦豪、美国联合包裹和联邦快递等为代表的国际快递业巨头,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随着跨国企业纷纷涉足内快递业务,势必引起速递业四大巨头:中外运敦豪(DHL)、联邦快递(FEDEX)、联合 包裹(UPS)及荷兰天地快运(TNT)均已进入中国。第三股力量来自于大中型民营快递企业。中国的一些民营快递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逐渐壮大,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大田快递、顺丰速递、申通快递等。第四股力量便是数量最多也是最为混乱的小型快递企业。
与外资的快递企业相比,国内的快递企业已基本上完成了国内速快递行业管理处于多头管理局面。国际货代企业的成立要经外经贸部批准设立[1],而经营国际快递业务,办理进出境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寄递业务,均需到邮政部门办理委托手续,邮政局变成了管理国际快递业的行政部门之一,由此引发了国际 快递业监管的矛盾和问题。虽几经协调,对快递业基本上形成了外经贸部主管业务、国家邮政局委托管理安全的双重管理体制,但直到目前,快递业界仍然普发新一轮的激烈竞争。
三、我国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快递业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快递业的一些深层次的障碍和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尽早采取措施解决,将会对我国快递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负面作用。目前我国快递业发展中,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
(一)国际化水平低,快递企业竞争力弱 目前我国快递已经基本形成了四大跨国快递(UPS-美国联合包裹、Fedex-美国联邦快递、DHL-德国敦豪和TNT-荷兰天地快运)巨头领先,国家邮政及国有快递企业紧随其后,民营快递企业异军突起的局面。但是在国际快递市场,外资快递巨头们牢牢地把握着市场的控制权。
由于起步晚及某些政策性因素的限制,我国快递企业相对于国际快递巨头长期处于劣势,国际化水平低,快递企业竞争力弱。四大跨国快递成立时间较早,在全球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物流机构,国际快递条件比较成熟。而我国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渐渐开始起步,各个快递公司的业务主要是针对国内各城市之间的物流配送,涉及到国际运送的快递公司较少,除EMS 外,绝大多数的内资快递企业根本还没有参与到真正含义的国际快递市场的竞争中。
(二)快递企业规模小,运营和管理水平落后 2009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新《邮政法》,它对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作了50 万、100 万和 200 万三档最低注册资本的规定,可以看出,快递市场准入门槛依旧较低。且近年来民营快递企业数量急增,盲目扩张。绝大多数企业资金不足,规模较小,特别是有些民营快递发展状态较为“原始”,往往几部电话,几个员工就组成了一家简易的快递公司。
这些快递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不高。首先是他们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国内大多数中小快递企业限于有限势力范围的短期利益,甚至在行业、区域内部恶性竞争,普遍缺少长期战略目标规划,很少制定与业务相关的营销、服务战略等,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目前,绝大多数民营快递公司,都是靠加盟方式发展来的,这种松散的合作方式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第二是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物流企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企业,它的起点较低,许多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的管理知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同时,与外资物流快递企业的高待遇相比较,本土企业较低的待遇在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物流行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