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化药学服务是药学服务的升级版、改革版,它与传统药学服务不同的是,它更讲究服务的“科学性”、“针对性”、“全面性”。从狭义上讲,全程化药学服务是指透过医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为患者、病人提供最优质的药学服务,尽可能细化、深层次丰富药物的应用功能与效果。从广义上讲,全程化药学服务是指医师、药学专家在药品监督检验,在临床推广适用、药剂调整检查等步骤中全面参与。与药学服务相比,全程化药学服务更倾向于医药科学在药物研究发展中的统筹能力和规划能力[1-2]。
(三)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意义
全程化药学服务已经在医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也是我国药学服务发展的必经之路,各医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只有不断运用全程化药学服务来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用药情况,才能更好地提高治疗水平。随着人民对物质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在治疗过程中的服务,考虑到是否把患者摆在重要位置,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药学服务的重要前进方向。国内很多医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滥用药物现象,每年都会发生危害不同的药害事件:滥用药物不仅是在浪费药物资源,也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严重的话还会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药师要调整工作重心,尽量减少药物的滥用,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用好药,保护患者的用药利益不受损害,大大减少用药副作用的出现,为患者合理开药,发展具有现代医学水平的全程化药学服务。另外,我国人口较多,缺乏相关的医药知识,对药学服务认识不到位,这也是落实全程化药学服务的意义[3]。
(四)全程化药学服务的要求和目的
如今的社会,人民的健康安全意识提高,医疗改革工作也不断快速的进行中,关于保健的问题已经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医院也不再限制药学服务的对象。这种临床服务的扩大就是为了给群众的健康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药学服务是高效、高质量和具有连续性的。实施药学服务是如今社会的必然趋势,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同时还要预防性服用药物和保健性实用。在对于健康和医疗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于疾病的预防工作,这项工作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的。将预防作为主要的模式,而不是将以往的治疗模式作为主要模式。全程化药学服务和药学服务的认知能力是医护人员都要增强的,才能保证患者的健康,促进群众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共同为药物服务的可持续性和良好发展,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当今,国内医疗制度的改革发展推进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里药学服务已经成为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要同一时间开展药学服务,才能共同的保护到社会群众的健康安全问题。全程化药学服务是一种更高要求的服务模式,它要求药师要超越现有的药学业务分工,药师在采购药品、开展临床药学和配方发药时都可以直接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让患者得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取得临床疗效[4]。
二、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内容
(一) 供应药品调剂
药品的调剂供应是该服务的最主要职责,药师必须要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来对患者开出相应的处方。根据国际标准,建立相关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药师的操作必须符合GMP 标准后,并营造适宜的操作环境,才能配置出患者的静脉用药,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用药服务[5]。
(二)提供药物咨询
除了供应药品调剂外,免费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药物咨询是药学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部分医院都开设了窗口式咨询平台,以及可以通过电话热线来进行药物的咨询,并配备药学知识比较扎实的执业药师来提供此项服务[6]。
(三)临床药学服务
临床药学服务是药学服务的主体内容,主要通过分析如何使药物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并研究人与药物的内在联系,包括药物本身、给药对象、给药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而提高医疗水平。
(四)培养临床药师
培养临床药师是全程化药学服务的重要保障。临床药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患者尽快恢复的前提,通过结合所学的药学知识,与主治医生相互协作,共同制定出科学、经济的用药方案,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减少药物滥用现象[7]。
(五)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全程化药学服务的重心放在了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上,这是服务的重点。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患者在服用合格的药品,并按照指定的说明书使用的情况下,出现有害反应。
三、全程化药学服务方法
(一)临床路径优化
在进行药学服务体系制定的过程中,始终遵循“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患者在入院治疗时,往往需要经历挂号—等待—诊断—检查—治疗—护理等众多的环节[8],此时,应该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以时间为轴线,对患者实施药学服务,以促进用药全程化管理的实现。
(二)药学服务质量标准的建立
以药学服务的施行准则为依据,对药品的处方量﹑盘点时间﹑取药速度﹑处方差错率以及供应量等指标进行明确规定,不断促进全程药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对药学服务的素质要求以及处方开具的标准予以明确,并且要以此为依据,不断的对医务人员进行督促,以保证其自身药学的服务素质可以得到提升。
(三)药品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借助管理信息平台对医院内的药品进行管理,将药品的出入库和盘点信息进行准确﹑详尽的记录,具体到药品的名称﹑类别﹑日期﹑生产批号以及价位等,在进行药方开具时,将上述信息向患者进行告知,并将药品的去处进行登记,促进药品使用过程信息管理一体化的实现。与此同时,在药房内放置带有智能取药系统的自动摆药机,以便于患者可以通过二维码的形式完成自助取药,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9-10]。
(四)药学服务质量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
通过进修学习﹑参加知识讲座等方式加强对药学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此来促进其专业知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还应该在固定间隔时间内,对其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理论内容由院内资深工作者进行评价,而实际操作部分则由患者进行评价,并将考核的结果直接与工作人员的晋升和绩效进行挂钩。
四、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全程化药学服务的临床实践研究进展 (2)(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