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概述黄芪…………………………………………………………………………2
(一)黄芪的产地及分布……………………………………………………………2
(二)黄芪的药物的功效……………………………………………………………2
(三)黄芪的主要成分………………………………………………………………3
(四)黄芪的制剂生产工艺简介……………………………………………………3
二、用HPLC测定黄芪制剂中皂苷类化合物………………………………………4
(一)选取样品………………………………………………………………………4
(二)HPLC法测定含黄芪制剂中皂苷类化合物的实例……………………………4
(三)在选取样品中用HPLC测定的结果……………………………………………5
三、参考文献…………………………………………………………………………6
黄芪为我国常用中药之一,我国药典中收载的 含黄芪的中成药有20 种。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Bge)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备用。
一、概述黄芪
(一)黄芪的产地及分布
我国黄芪的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证类本草》、《本草备要》等医学专著中均有记载。《本草纲目》中释名为:“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陶弘景说:“第一出陇西,(今甘肃东南部)洮阳(今甘肃临潭)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今四川黑水)宕昌(今甘肃岷县之南)者,色白文理粗,新者亦甘而温补。又有蚕陵白水(今四川北部)者;色理胜蜀平者而冷补”。苏敬(恭)说:“今出原州(今宁夏固原)及华原(今陕西耀县)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宜州(四川茂汶县)宁州(甘肃、陕西的东西边界)者亦佳。”
《药物出产辨》记载:“正芪产区分三处;一关东,二宁古塔,三卜奎,产东三省,现时山西大同、忻州地区,内蒙古及东北所产者为优。”《山西通志》也记载“山西大同所产黄芪,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我国古代黄芪正品的产地有从甘肃、四川向宁夏、山西过度的情况。综合古今本草的产地和形态的考证,并参考《证类本草》中“宪州黄芪”,可以认为古代正品黄芪是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现在主要产地及分布地区以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主。
(二)黄芪的功效
中医药理实验表明:黄芪甲苷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之功效。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有黄芪甙类和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在脑血管方面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稠度及凝固性,松弛平滑肌,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循环,尤其改善微循环,可以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能有效地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进而减轻中风缺血引起的损伤。研究还发现黄芪多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物功能,目前报道,其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抗病毒、治疗代谢性紊乱、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及抗衰老等,同时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其中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报道最多,被认为与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直接相关,是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起初认为它只可激活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增生,对T细胞无明显作用。近年来,我国学者利用微波提取、膜过滤、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凝胶色谱等分离鉴定了一多糖成分MAPS-5,药理实验表明,其仅具有诱导T细胞增生,而对B细胞无明显作用。在对巨噬细胞的活性试验中,黄芪多糖可以显著提高巨噬细胞产生GM-CSF,TNF-α,NO等细胞因子,增加NF-κB蛋白水平。由此可见,黄芪多糖作为生物大分子成分,发挥着不同的免疫调节活性,这些免疫调节作用使之一方面可以用于炎症治疗,如它可抑制脂多糖引发的TNF-α和IL-8的产生,因此对肠炎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黄芪多糖也可应用于抗肿瘤方面,如黄芪多糖与云芝糖肽组方后可明显降低阿霉素在抗肿瘤过程中引发的免疫耐受现象;此外,黄芪多糖与长春瑞滨、顺铂等联合静脉注射可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促使其另一主要药理活性为降血糖作用,有报道称,黄芪多糖可通过增加肌细胞内半乳凝素-1的表达,增加胰腺β-细胞总质量,治疗I型糖尿病。此外,富含糖类或多糖丰富的黄芪可缓解II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耐受及脂肪肝等症状[18]。黄芪多糖的降糖机制多数还是与其对骨骼肌的影响有关,它降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的表达,调节骨骼肌内PKB/GLUT4信号通路,进而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种降血糖作用同时,黄芪多糖还可以通过影响肾皮质内NF-κB,IκB的mRNA表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变症状。另外,它可以减少肝内质网应激并维持糖稳态发挥降血糖作用。黄芪皂苷中活性研究较系统的为黄芪甲苷(黄芪皂苷IV),其在黄芪中含量最高,对缺血造成的心、脑损伤具有保护性作用,同时具有抗病毒、降血糖、免疫调节等活性,很多活性已被应用于临床。
(三) 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
含黄芪制剂中皂苷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概述 (6)(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