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主题课程实施与评价中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摘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幼儿主题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由于幼儿现有经验的过度缺乏而导致教学实施中难以产生共鸣” “由于看不到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而导致教学评价中忽视评价的作用”等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在幼儿主题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因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主题课程实施方面可以解决如何既能让幼儿获得直观经验又不至于出现事故的现实难题,还可以创设一些一般幼儿不可能去到的环境。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在幼儿主题课程评价方面,多媒体技术具有人机交互、及时反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的作用;评价方式多样化的作用以及检测和统计分析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主题课程 主题课程实施与评价 现实问题多 媒体技术
正文:幼儿园主题课程又称“核心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中的主题为轴心设计的课程。把“主题”建构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此类课程叫做“主题式课程”。开展“主题式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透过外在探索活动与内在意义建构,获得有意义的统整性经验,以产生良好的学习迁移。而如何让学生在外在探索活动与内在意义建构中获得有意义的统整性经验并产生良好的学习迁移,这无疑要依靠幼儿主题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随着我市的经济发展,民办幼儿园的大力发展,幼儿园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主题式课程正“遍地开花”。笔者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自然也支持这种以小朋友的活动为中心来组织和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在幼儿主题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了一些归纳:首先,在幼儿主题课程的实施方面重要的是如何让教师选择的主题为学生感兴趣,达到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说的“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的目标。这一点在现实实践中遇到最多的是幼儿现有经验的过度缺乏而导致课程实施中难以引起共鸣。而幼儿现有经验的过度缺乏这一现象更多的是现在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分宠爱或所谓的保护意识引起的,而且这是普遍现象。如我们在进行《雨的形成》的教学活动时,本来可以通过幼儿动手操作,进行烧杯加热实验,让幼儿看到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珠滴落,从而形成自己的直观经验。但由于现在对小小事故易出现家长诘难的顾虑,幼儿园是不敢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的。而只靠文字的描述显然不能让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并形成新经验。其次,在幼儿主题课程的评价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幼儿园忽视评价的作用。目前很多幼儿园的教师以及员工根本不重视课程评价,他们会认为课程评价只是一个过场的表演,只是一种应付上级的手段,平时挂在嘴边,评价时也不认真对待,对于评价的结果和作用也根本不予理会,种种的行为都明显表明了很多教师仍然没有看到课程评价的重要性。
2.很多幼儿园开展了课程评价,但课程评价工作仍不深入,随意性太大,随时都会出现终止的情况,并且很多幼儿园就算进行了课程评价,还是停留在教师对幼儿口头表扬、日常累积大红花贴贴纸及期末评选好孩子等原始评价上,大多都无法真正的发挥课程评价的作用。也就是说,很多幼儿园在开展了课程评价活动之后,评价的结果对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幼儿的成长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3.目前部分幼儿园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课程评价的真正意义,而是仅仅认为课程评价只是针对教师教学的一种检测,一般幼儿园都会在学期结束的时候进行课程评价,并通过评价的结果来评价教师在这一学期的教学成果。很多幼儿园一般都会由园长来进行课程评价,或者让不同班级的教师进行相互检查,甚至还会出现让幼儿到专门的教室来进行检测。以上的种种做法都违背我国有关规定中的精神,并且针对幼儿教学的科学理念来说,也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4.很多幼儿园都会将大量的^^文档进行收集,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学教案、笔记、日记,以及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的作品、作业等,但是幼儿园将这些^^文档收集整理之后却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幼儿园完全不知道这些^^文档能代表什么,对于课程教学评价又带来了什么。幼儿园的这种思想只能证明幼儿园对于课程评价的了解只是处在一种肤浅的程度上。那么如何改变上述问题呢?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解决上述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先说多媒体技术在幼儿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将单纯的文本信息转换成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的结合,创设出生动、形象、逼真并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吸引幼儿多种感观,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对解决如何既能让幼儿获得直观经验又不至于出现事故的现实难题最为有效。虽然说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的仿真度越来越高,它已经可以代替部分“活的环境”给幼儿以直观经验了。如前面所说的《雨的形成》的教学活动,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的动画,把“小雨滴”变成“水蒸气”,在天空中越积越多,形成“云”,遇冷变成“雨”,降落下来。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一动也不动,睁大了好奇的双眼,全神贯注的观看,并在优美、和谐的音乐、好听的童音讲解下,“小水滴”、“河流”、“太阳”、“水蒸气”、“小雪花”都动了起来。孩子被吸引着,被感动着。这样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幼儿学习兴趣、教学目的、教学效果就都得到空前的提高。 而且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创设一些一般幼儿不可能去到的环境。如,在大班主题活动“美丽的西藏”实施过程中,藏族对沿海地区的幼儿来说是个遥远而神秘的民族,难以理解。为避免用枯燥的说教来介绍民族风情知识,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把中国地图投影放大,让幼儿在地图上找到藏族人民居住的地方,然后在屏幕上展示藏族人民的服饰及其风俗习惯,接着在背景音乐《珠穆琅玛》的歌声中,播放藏族地区的风景图片。幼儿欣赏着充满民族风情的画面,听着高亢嘹亮的歌声,眼睛睁得大大的,显得很开心,并纷纷议论着:西藏太美了,天空蓝蓝的,雪山高高的,草地绿绿的,湖水清清的……直观、形象的教学使幼儿身临其境,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幼儿对西藏不再感觉神秘,而是自然地走进了西藏。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教学能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1】再说多媒体技术在幼儿主题课程评价中的作用。现在在幼儿主题课程的评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笔者看来最关键的是幼儿园缺乏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如果有一种评价方法可以在上课过程中让每个幼儿及时的获得评价;在一天活动后让教师及时得到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在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让师生及家长通过量化的评价能看到自己及子女在教与学上的进步与否;那现在在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问题吗?
那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方法呢?在笔者看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最终会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这是因为多媒体技术具有人机交互、及时反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灵活、随意的界面交互功能,教师可以让显示屏上的画面和存贮的声音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主动调控。快捷交互,方便的播放功能避免了录音、录像机因倒回播放而中断教学、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思维等弊端的发生,使教师能更主动地控制教学过程。人机对话方式,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述形式,同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又可以使幼儿在此基础上发现其它问题,得到其它结论,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与媒体进行双向交流,还能让幼儿及时得到计算机的鼓励与帮助。例如:大班语言"小动物找家",其重点是学习"因为…所以…"的句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小动物和各种地方的图片进行编辑、组合,同时配以音响效果,教学过程中运用视听与启发、讲解相结合,引导、启发幼儿思维。整个教学在教师自由灵活的调控中轻松进行,全体幼儿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幼儿操作的练习,采用人机交互的游戏形式,画面上出现四种小动物和四个不同的地方,幼儿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行匹配,并说出原因,当匹配成功时计算机中的小动物就会来到小朋友帮助它找到的家里,同时幼儿就会及时得到电脑小博士的赞扬,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使幼儿体验到了游戏的成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其次多媒体技术具有评价方式多样化的作用。
多媒体电脑在老师的操作下,可对游戏作出五花八门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一句赞美的话、一首儿歌、一段音乐,也可以是一幅漫画、一个宠物、一串符号,还可以是一段动画、一节舞蹈、一簇礼花,等等。这就避免了老师作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和评价形式的单调性。再次,多媒体技术具有检测和统计分析功能的作用。
多媒体计算机的随机性、准确性是人脑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避免感情因素、经验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客观地实现抽样检测,正确地进行统计分析,让教育、教学工作者了解教学的真实效果和真实现状,帮助教育工作者作出正确的处理决策,改进教学工作。
当然,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在幼儿主题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还会层出不穷,而且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时日尚短,教师掌握和应用它的能力都还有待提高。但笔者相信随着人们对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的深入,多媒体技术自身日新月异的进步,终有一天,使用多媒体技术会成为每个幼儿园中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幼儿每一天必用的生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