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在教育教学中,有些儿童会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儿童学习、老师教学和家长望子成龙过程中的一大“绊脚石”,因而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本文主要从三大方面分析了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困难现象:从学习困难儿童自身特征分析,找到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从教学方面分析,“一刀切”的教学是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根源,因此教师要对学习困难儿童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从家庭方面分析,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环境不佳。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此本人探究了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得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儿童自身方面
1、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习兴趣
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观因素是儿童自身对学习产生的厌倦、恐惧心理。克服心理障碍首先要树立自信心。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能退缩,不能着急,静心思考勇于挑战。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勇于请教,积极学习。其次是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当儿童对学习没有兴趣时,他就觉得学习乏味无聊。当自己想要放弃学习时心里默想:“我喜欢学习”,多次默念后对此不会过于反感。然后努力学习,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实现后升级目标,慢慢就会获得一种成就感,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
2、制定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目标就是方向,就是努力奋斗的动力。当然不能一口吃一个大胖子,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容易失去希望。根据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向着目标不断努力,慢慢增强学习积极性;当然对自己的要求要根据学习的情况而逐渐变化,不能一直停留在同一层次,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端正学习态度,就应自觉的学习,不要总被逼着学。只有自己主动的学习,效率才会提升。改掉学习中的坏习惯,在课堂上应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做好笔记;在课后不懂就问,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认真独立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做好预习与定期复习的功课。每次考试后都应查漏补缺,对自己较弱得地方进行强化训练,当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时,也不骄不躁,继续虚心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3、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找对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盲目的跟从其他的儿童学习方式有可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要先从以上提到的几点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兴趣是学习质量保证的基础;制定恰当的学习计划,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思考与总结,总结好的经验可以让自己更容易的学习;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与娱乐时间,适当的休息是高效学习的前提。根据自身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快速儿童的学习效果。二、教师教学方面
1、提高教师道德素质
提高教师的素养,首先教师应自我反省,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端正自己的思想与教学态度。对每位儿童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用高要求高标准严格衡量自己;其次,教师应多向优秀模范教师请教学习,总结优秀的师德和教学经验,培养优良的品质、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不但可以激发教师的斗志还能提升他们的自我素养;最后,学校应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学习与比较,在学习与比较中不断提升自我,争取与优秀模范教师靠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2、合理的教学目标,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随着儿童学习效果的不同变化而改进。儿童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理有对应的教学方法,怎样的方法可以让儿童更容易吸收和掌握新的知识?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的,因此教师制定学习目标时应多方面考虑,认知、能力与情感三大方面巧妙结合。对于不同的儿童,指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采用灵活的的教学方法,且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对其感兴趣,以实现课程目标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当教学内容简单明了,仅是了解识记的目标时,可使用传授法、阅读法等方法;当教学目标更深一层,需要儿童理解记忆时,可采用启发诱导法、实验法、练习法、情景表演法等多种方法;当教学目标是高层次多方面时,应使用熏陶法、讨论法、解决问题等方法进行教学。当然多种方法之间是相互贯通的,在教学中灵活的使用与结合使各种方法都发挥它的作用,达到互补,会使教学效果有更大的提升。
3、有针对的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离不开教学方法,对不同能力的儿童进行有针对的教学方法。学习困难儿童在认知、能力与情感体验上的缺陷值得教师给予有效的帮助。“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习困难儿童越来越有危机感;有的儿童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老师教的只是一学就会,但是有些儿童却怎么也理解不了。因此教师应针对能力较弱的儿童进行特殊教育,找出他们学习中的缺陷,给予他们更多地言语鼓励和学习上的督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制定较低层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有效的结合应用;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和理解能力,定期反馈查漏补缺,使他们逐渐向高层次目标努力奋斗,向优秀儿童看齐。
三、社会方面
1、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好的家庭环境为儿童学习提供了优良的场所。首先家长应该营造一个有爱的家庭氛围:人际关系良好,关心与尊重儿童,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对学习阅读充满兴趣,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成为儿童心中真正的“家长老师”,使家庭具有书香气息,大家都热爱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最后家长应正确对待儿童的学习成绩,儿童成绩优异时,教导儿童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儿童学习出现问题时,不应直接批评教育,而应与安抚儿童失落的心情,交流分析最近的学习情况,找出问题所在,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儿童走出学习困境,使儿童学业有成。
2、营造积极的生活氛围
生活中儿童会结交很多的同伴,但由于儿童发展不够成熟,在选择交友时不能正确的分辨良友与损友,这时家长应起到关键作用,为儿童择优而选,不能让儿童跟着不良少年做坏事,败坏学习品质与道德素质;结交优秀的同伴,儿童的学习素质、做人做事的习惯都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在生活和学习上互帮互助,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也很大,除了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还应给儿童创造安静舒适的生活场所,有利于儿童性格的良好发展、优良学习习惯的形成,促进儿童健康愉快的学习成长。在儿童接触大众传媒的过程中,应避免儿童接受不良行为的影响,积极给予儿童解释与教育,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多让儿童观看有益身心健康的节目与内容,扩展儿童的视野,开发儿童的思维,增强儿童的认知水平,紧随时代的步伐,使儿童更好地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