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心得
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是幼儿园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动力,更是幼儿园发展必须深入研究的永恒性课题。通过学习和多年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实践,我个人认为师资队伍建设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严格审查求职教师,优化教师结构
幼儿园在进行招聘时,应该考虑当前幼儿园的整体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包括教师的经验度等情况,设立相对应的招聘目标,作出规划,保证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介理结构。教师队伍的介理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经验,以及数量等。一家普通规模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应该在十五人左右,新教师和老教师应该各占一半,年龄应该在20到45之间比较恰当。这样能够保证幼儿园教师整体年龄偏小,有精力照顾小孩子的学习生活,而且能够保证师资力量分配到位,每个班能有主教,辅教和生活老师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保证教师队伍中老教师能够及时对新教师进行指导。
例如:某幼儿园现有十名教师,其中四名年龄较大的老教师,四名年龄中等教师,两名经验小足的新教师。假设该幼儿园要进行扩招的话,首先应该进行一定的规划:幼儿园中年龄小的新教师比较少,缺乏创新活力,同时,还需要保证新老教师的一比一的介理比例以及幼儿园的小规模教学。所以该幼儿园应该再招入五名新教师,保证其年龄小超过二十五岁,为幼儿园未来的发展培养新生力量。
二、强化师资队伍管理,完善教师考核制度
1.加强师资队伍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尽快形成一套有关教师录(聘)用、培训、考核奖惩、津贴分配等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以使师资队伍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2.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加大教师考核力度。考核的重点应放在“师德”和“业绩”上,考核结果要作为教师聘任、奖惩、晋升、院内津贴分配的依据。幼儿园应尽早地制订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工作业绩考核办法,以使考核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3.实行以聘用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在
条件成熟的情况卜,应逐步实行教师职务(岗位)用制,做到竞争上岗,合约管理,以形成一套有利于吸引人才、遴选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稳定人才的新机制,进而促进以“保教结合、相互轮换、强化技能、不分主次”为原则的岗位改革顺利进行。
4.进一步完善园内分配制度。幼儿园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合理拉开教师间的收入差距,相关待遇要坚持向教学一线人员倾斜,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为幼儿园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园本文化引领整体师资队伍建设
实幼的教育核心理念是“乐其天性,顺其自然”,园所精神是“向快乐出发”。实幼学习并借鉴日本“巴学园”的理念,旨在打造一个实幼“乐学园”,让每一个实幼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快乐体验、体验快乐。
(一)导入快乐职业价值观
幼儿园面对的实际情况非常复杂,对于师资队伍建设而言,一方面从教师自身来说,实幼目前进编招收的大部分都是大专生,本科以上的教师屈指可数,他们往往对工作要求不高;另一方面,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人们对幼儿教师有偏见,很多人把幼儿教师当成保姆。针对以上情况,实幼积极导入快乐职业价值观。一方面,让教师认识到幼儿教师是一份崇高的职业,要求教师自我尊重、爱岗敬业。另一方面,实幼在园内积极宣传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理念,让教师充满自信地开展工作,用温暖的笑容和无私的爱教育幼儿、感化家长。通过快乐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实幼的教师正逐渐成长为和谐、温馨、自信的团队。
(二)启动“乐学园”共同愿景
借着“园林式校园”创建的东风,实幼为全体教职工描绘了一幅“乐学园”的愿景图,即未来的大厂实验幼儿园将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土、孩子放飞天性的乐园、教师快乐成长的家园。在这里,有鸟语花香的园林,有如梦如幻的景致,有温馨如家的教室,有活泼可爱的儿童,有友善可爱的伙伴,有天马行空的创想……期末交流会上,实幼园长向全体教职工汇报了经过多年积淀、梳理凝练成的幼儿园文化体系,并展示了在“乐”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环境效果图,全体实幼人由此得到了鼓励。
(三)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强调“能者多得”的激励机制,突出强化对个人的奖励,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这种机制过分夸大了个人功绩,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幼充分考虑到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平衡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两种不同的激励作用,重视通过集体奖励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帮助成员意识到个人利益和荣誉与所在的团队不可分割,如评选优秀班组、优秀年级组(含保育组)、优秀教研组、优秀课题组等,尽力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赏罚分明。文化是幼儿园运行的“无形之手”,它规范和操纵着幼儿园的走向,它影看他们着每一位教师的内心世界,并塑造教师的外在行为,对于幼儿园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四、建立梯队,以点带面
我园师资培训的另一目的是“登峰和填谷”,预期的培训结果是在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培养出幼儿园的“名师”,从而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为此,园内开展了“琢玉成器”的“登峰”工作,为好苗子创设各种途径、搭建各种平台加以培养,落实和拓展幼儿园业务竞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钻研业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园实行了“骨干教师评聘”的工作,希望通过教学展示、课改讲座、带教徒弟、公开研究成果和实绩等形式,给骨干教师加压担子,培养在区内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高端教师人群,从而带动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我园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填谷”工作。每学期,由园长与教师交流其教学特点,分析她们身上存在的明显的缺失性问题,为其提供学习菜单,供其选择学习对象和途径,有效提高这一群体的专业化技能和水平。希望形成比例合理的成熟型、合格型教师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