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质量得到提升,人民逐渐重视精神建设,尤其是教育问题。人民逐渐重视孩子小时候的教育,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幼教。幼教是教育的初始发展阶段,也是个人终生教育的奠定阶段。现今,幼教事业在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取得了相应的发展,然而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来继续发展的,特别是师资问题。教师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为了幼儿园教师发展的规范化,我国于2012年颁布了《专业标准》(简称),《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做出了规范要求。那么在咸阳这个发展依然相对滞后的地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否符合《专业标准》中的要求?或许家长不会关心教师专业素质的问题,他们或许并不是冲着教育去的。但我们身为教育者,我们无法忽视这些问题,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承担得起这个称谓。以下是我在咸阳幼儿园工作后对其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改善的几点建议:
一、教师自身层面
作为一名在职工作的幼儿教师,应该对知识具有渴求度,不应满足于现状。对于学历层次,并不是已定的,完全可以通过自学,重新获取更高层次的学历。人的一生都应该是在学习的,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要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通过学习,对于职业理念与师德的理解会更全面,更好地具备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则会更加全面,为获取更高层次的学历提供可能性。对于专业能力的掌握会更加完善,为职称评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一切都不是绝对的。然而,学历层次和职称等级间接反映你的专业能力,所以有必要提升自身学历层次及职称等级。
一方面,幼儿教师应当把幼教事业当成责任与使命。责任和使命会让教师热爱该职业,会让他们自觉地发展自己的专业素质。才会产生自身素质提升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会让幼儿教师感觉幼教事业是有未来的,是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的,不仅能够成就儿童,更能实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在儿童活动中充当多种角色,其中包括儿童生活的养护者、儿童学习的合作者、学前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幼儿园课程的建构者以及学前教育资源的整合者,如此多的角色,幼儿教师要转变观念,学会有效学习和思考,完善自己存在的不足,逐步成长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没有人的个性是不好的,只有看你是如何利用自身的个性的。人无完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是要与幼儿要一直打交道的,有时候你的性格会影响幼儿,我们要善于隐藏自己性格中对幼儿不好的东西,同时也要善于发挥自己性格中优势的一面,既要避免自己对幼儿造成不好的影响,更要把自身好的东西潜移默化地教给幼儿,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做到长善救失。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自身层面,可以针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意识、学历和职称结构以及个性特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二、幼儿园层面
幼教老师参加进修与培训是在职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一项基本权利。然而,一些幼儿园为了盈利,往往会剥夺教师进修和培训的权利。这必然会造成教师不能与教育发展保持同步,进而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得不到提升。因此,幼儿园应该关注自身的公益性,投入人力物力,让教师参加各种相关培训。同时,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也需要加强建设,使教师可以随之接受新知识,了解教学领域的新动态,获取新信息,并且在这些信息的辅助下即使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师之间还可以沟通交流,一起学习、备课、交流思想。通过互相交流,教师可以开阔眼界,可以对自身知识查漏补缺,能够启发教师,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提供可能性。
实现教师的独立自主发展,一方面要注重教学的主动性,解放教师发展观念,防止学科带头人的灌输式发展,让教师的主导性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使其真正成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主导者,真正实现专业素质的自主发展。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掌握自己的教育进度,安排合理的教育计划,并根据班内儿童身体、心理各方面情况安排课程,根据活动需要自行创设环境,自行组织课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自觉地对课程进行反思、总结。
家长对教师的认可决定着社会大众对与幼教这个职业的认可,幼儿教师呈现给社会的形象取决于家长的宣传。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家庭问题相继出现,多数父母的教养观念发生变化,产生了诸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导致幼儿过早涉足知识和学习技能等相关领域。此时,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效果。家园之间和谐关系建立的关键在于:第一,了解家长对自己的看法是每位幼教老师的必修课。家长对于幼师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其中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是家长比较关心的。
第二,教师自身的专业形象也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家长和幼儿发展的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从而提高自身与家长之间相互沟通的技巧。
对于新时代以及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园园长来说,转变管理理念是非常也是及其有必要的。由于过去长期的旧课程制度,园长的领导理念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但是,这样的理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是不合适的。因此,要想适应新课改的时代背景,园长要改变自身位置,从一名管理者、评价者变换位置,成为在日常工作中幼儿教师的引导者、合作者,使自身作为一个榜样,时时刻刻以自身的教学形象影响每位教师。
总的来说,幼儿园在组织文化方面还是要以教师和幼儿为主题,多为幼儿服务,让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三、政府层面
政府相关部门首先应加强对咸阳市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视程度,提出相关政策支持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适当加大对当地幼教事业的投资力度。用于投资的费用的来源一定要合法,改善园所的硬件、软件设施,为教师多安排培训机会。各级各层教育部门对教师专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认识态度,将幼儿教师纳入到人事管理体系中,对幼儿教师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务必进行到位。其次,对老师的生存环境进行改善,生活条件尽最大可能满足,让教师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影响工作积极性。给咸阳市幼儿教师营造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和经济上相应的支持,使得教师们能够安心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
目前咸阳市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的条件基本都可以满足,但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水平差距较大。解决该问题势必要对教师资格严格审查,对于应聘的教师要进行严格的制度考察。对于的咸阳市幼儿园教师的最低要求,应该是毕业于师范院校或者大学期间所学专业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对未达到学历要求教师的任教资格进行重新认定;对于那些没有教师幼教资格证的教师,考虑平时工作表现,表现不好的立即解聘,表现好一点的,要求尽快拿到幼教资格证。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对于以后聘任的幼儿教师也都必须满足以上要求。
首先政府部门对老师培养问题的重视,是教师队伍稳步发展的保障;其次要保证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相关教师职称评定的合法权益,要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教师的相关权益;再有,政府要宣传幼教,园所通过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提高家长对教师的认同,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最后,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幼儿教师的相关福利,比如周期性的更新教育以及各种带薪休假,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福利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使教师的生活有了保障,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从事教育工作,坚定从事教师职业的信念。
归根结底,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是为教师的发展指明大体方向,通过幼儿教育的管理与监督、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提高幼儿教师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三条策略来使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