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幼儿园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幼儿教师的关注度逐渐上升。但目前幼儿教育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如幼儿园教师的师资短缺、整体素质水平较低等,而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提升教师素质、加快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对幼儿园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教师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需要他们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扩宽教育视野,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本研究通文献查阅、访谈了解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为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出建议和对策。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树立正确的意识,提高参训的积极性,使幼儿园教师能符合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对于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政府建立健全相关政策
对于学龄前幼儿的稳步发展阶段,应该对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落实,但实际上政策支持依然处于弱势。针对此情况,为国家提出以下建议。
1、落实各项政策,重视学前教育
政府制定的政策肯定是幼儿园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也是幼儿园教师地位提高的前提。在落实幼儿园继续教育的政策上不仅要考虑城市幼儿园的发展,更要考虑到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不能实行“一手抓”,而应在尊重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下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从根本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让从事幼儿园教育事业者感受到政府的重视,更有动力为幼儿园教育事业而服务。
2、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进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201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但仍旧比发达国家的水平要低,在国家的教育经费的指出中,用于学前教育的经费,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少之又少。对于学前教育的经费本来就少,而现阶段的发展都以资金为前提,有的幼儿园不堪重负。所以,对学前教育加大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幼儿园的经费来源,让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能顺利进行。
3、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政府应该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如提高幼儿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的意识。
二、完善培训机构设置
培训机构在机构设置、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频率、培训师资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使培训机构能更好的为教师服务与自身稳步发展,培训机构可以从以下几点解决自身问题。
1、培训机构规范化,注重幼儿教师需求调研
培训机构通常规定好培训内容,再由参训者购买教材进行培训,并没有根据参训者的需要进行授课。因此,希望培训机构能够规范化,把提高教师教育水平放在首位,对幼儿教师的需求进行调研,使培训能达到预期效果。
2、培训内容系统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训过程中参训者的学历参差不齐,使得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培训中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师实施与之相应的培训内容,使培训的内容系统化,为参训者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培训形式多样化,提高教师主动参与性
在培训机构中,多以专家讲座和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但只注重理论的灌输却忽视了参训者的积极参与性。因此,在培训形式中应该适当的增加现场观摩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提高参训者参与积极性。而且针对时间冲突的参训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他们提供网络资源课程。
4、培训频率增多,增加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机会
由于每次培训的名额有限,而幼儿教师又是一个日渐增距的集体。只有加大培训的频率,不断地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才能增加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争取让各地区的每个幼儿教师都能享受到继续教育培训,使得参训者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让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发展。
5、注重培训师资选拔,进行分层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参训者最感兴趣、最想学习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培训师资来开展培训工作,可以借鉴德国的“菜单式培训”,这样不仅可以使培训达到最优化,而且培训效果可以弥补每个教师自身的不足。而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教师应该进行分层培训,不仅可以强化培训效果,还能使参训者收获知识。
三、幼儿园加强管理制度
在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中,幼儿园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培训的效果。因此,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幼儿园,幼儿园可从以下对策入手:
1、注重幼儿园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
一些比贫困地区幼儿园的教师素质相对较低,并且一些社会人士的传统观念认为幼儿教师就是专门照看孩子的,是的幼儿教师心理落差较大。因此,幼儿园应注重本园的师资培训,并且多进行园本培训。
2、完善幼儿园继续教育制度,平均分配继续教育机会
由于参训的机会并不均等,这就会使没有参加或参加少的教师丧失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幼儿园的管理层人员应该合理安排参训人员,平均分配参训的机会,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以此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3、完善幼儿园继续教育机制,提高幼儿教师参训积极性
幼儿园应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对积极参训的教师实行奖励制度。将园本培训落到实处,在幼儿园中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使幼儿教师符合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同时也对本园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幼儿教师自身的水平、对继续教育的态度、参训的频率都影响着继续教育的效果。要想使继续教育得到实效,幼儿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增强职业认同感
一些偏远较贫困地区的幼儿教师在综合素质方面于发达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认识不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对继续教育的参与度不高。教师应该端正继续教育的态度,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应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职业认同感。
2、珍惜继续教育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就应该珍惜继续教育的机会,在每一次培训中都认真对待,全身心投入到继续教育的学习中去,不断总结新学的知识、技能,不断与共同的参训者进行经验的交流,并且能应用到实际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结束语
学前教育事业作为我国最基础的事业,被大众所关注。但目前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相对低下,在知识不断发展的今天,幼儿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否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都对学前教育时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现阶段,我国幼儿园教师多以中小学转岗教师及非学前教育专业人员为主,对幼儿的教育出现偏差,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的素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切实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培养,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幼儿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是决定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