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是教师对幼儿开展有效的保教活动所需要的一系列知识的综合,包括“教学内容知识”、“幼儿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和“教学情境知识”等要素。教师对此类知识能不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和有效传达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通过优化幼儿教师的PCK,可以明显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以下是我对关于幼儿园新手型教师和熟手型教师数学PCK比较的几点看法:
一、打牢基础,掌握内容——向书本学习
在教学内容的把握力度上,新手型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度”的掌握要更加精确,才能够根据幼儿的水平对教学内容有清晰、准确的选择。因为在幼儿教育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精英化的今天,幼儿教师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同样需要高要求,高标准,甚至与教育教育阶段的老师相比,幼儿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更为熟悉、精炼、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形象、直观又准确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幼儿。
新手型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有清晰、整体性的掌控,因此可以合理安排幼儿数学学习的内容和进展,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知识点,或延伸新的知识点或回顾旧的知识点。有目的的为幼儿延伸新的经验,既需要幼儿教师对“教学内容知识”有宏观的掌控,又需要对每个经验有精准的理解,更需要对自己的具体教学过程及效果了然于心,即哪些知识已经了解过、哪些知识可以合理延伸、哪些知识内容和哪些相关内容可以建立“链接”。这不仅要求每一位幼儿教师具有厚重的“教学内容知识”,更需要每一名教师实践的积累和自身的钻研,新手型教师在缺乏实战经验的情况下,观摩、学习、“复制”熟手型教师的经验是一个有效又必须的经历。
在根据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时,新手型教师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选择最为恰当的教学方式去呈现,教学活动的设计才能很好地切合教学内容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灵活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幼儿数学学习的效率,幼儿教师只有在充分掌握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基础上才能选择最为恰当和有效的表达方式,将自己想要传达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幼儿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数学知识,实现有效教学,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
二、尊重幼儿,因材施教——向生活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新手型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具体行为表现中发现、总结出不同幼儿独特的内在性格特征,重视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同时,新手型教师还要能够细化的分析具体幼儿的特征,体现出幼儿的个体差异,突出幼儿的个性,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因为在“幼儿知识”上,要求教师要理解幼儿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如幼儿的思维是从具体逐步发展到抽象、幼儿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和动手操作来学习和建构相关数学概念的。高质量的教学要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幼儿教师要认真观察、细心分析,洞察不同幼儿的发展特征,充分认识幼儿的发展现状。毕竟就像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每一个幼儿都有他们独特的地方。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善于从幼儿本身出发,把握幼儿的个体差异准确的预测出幼儿的多样化。
新手型教师要能够准确判断出幼儿在具体学习内容中的发展水平,进而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因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现状,教师对幼儿发展水平的了解,可以帮助幼儿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幼儿。没有丰富的教学经历很难准确掌握不同幼儿的性格特征,顺应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实现有效教学。想要成为一个能熟练应对不同情况的优秀老师,新手型教师还是需要整合自己的资源,发展自己的PCK能力,形成自己的教育经验和风格。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新手型教师要能够准确判定幼儿的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幼儿数学学习的因素,要兼顾幼儿的“学习方式”、“思维能力”、 “理解误区”、“学习兴趣”、“已有经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为依据幼儿的具体水平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教学活动的设计、制定是一项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是教师进行幼儿教学的蓝图。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善于从幼儿的世界出发和入手。同时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动机、认知水平、理解误区、已有经验等,结合幼儿的外在表现发现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主体,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发展。
三、改变策略,积极互动——向名师学习
新手型教师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对于幼儿来说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知识简单化。“教学策略知识”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一座桥梁,幼儿教师将需要传授给幼儿的数学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来,其目的就是为了幼儿能够最大程度的理解、接受。结合教学活动,新手型教师要擅长于使用“解释”、“类比”、“演示”、“图示”、“幼儿操作”和“讨论”等各种表征方式,并且能够依据教学环境、学习主体的变化灵活选择。同时,新手型幼儿教师要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灵活运用以小组形式、强弱结对、个别指导等教学策略。同时还要注重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多向互动。另一方面,也要让幼儿充分表达和交流、运用更多的数学语言等方面的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新手型教师要非常重视对幼儿自主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讨论,尊重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鼓励幼儿通过探讨、交流、思考、怀疑、尝试等自主行为达到目标。再者,鼓励幼儿与其他幼儿合作,通过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妥协、忍让、配合,学着与人相处的道理,建立了一种合作意识。幼儿经常会因为角色分配而产生争执,针对不同情况,幼儿教师要锻炼幼儿想出“石头剪刀布”“轮流”“先来后到”“投票”等解决办法,这对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活动的实践操作和讨论环节,新手型教师要留下充足的时间给幼儿进行操作和讨论,少去干预幼儿的实践活动,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合作。
新手型教师要尊重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活动面对幼儿的困惑时有选择性将问题抛给幼儿,不去过多的干预幼儿,留给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以培养幼儿与同伴讨论和交流的能力。
四、掌握学情,增加历练——向实践学习
在教学情境设计时,新手型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内容,然后基于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同时,还应从教学内容出发,依靠教学内容和目标支撑整个活动的结构,高度重视教学内容对教学情境设计的核心作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要充分利用环境的作用,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幼儿感兴趣、贴近生活的活动材料设计情境活动,通过幼儿主动参与,体验数学的乐趣以及解决真实问题的喜悦,完成幼儿由感性经验到抽象理解的升华。
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师生互动中,幼儿教师要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原有经验,既选择符合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又选择可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活动形式,互动效果良好,最终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在情境活动中体现教学内容,是幼儿教师在活动时要时刻谨记和执行的,不论幼儿是“玩中学”还是“做中学”,任何形式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学”,不能舍本逐末地为了外在的形式而忽略最初的目的。依靠教学内容和目标支撑整个活动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添加幼儿感兴趣的、贴近日常生活的活动场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此才是幼儿数学情景活动的正确做法,不仅提高了幼儿数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对教师自身PCK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面对幼儿“偏离主题”的提问,幼儿教师要从幼儿提问的目的出发,在肯定和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的基础上,给出可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才能够高质量地机智应对幼儿。同时幼儿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对不知道的问题要鼓励幼儿敢于向老师提出来;教师对幼儿的问题要及时、机智、高水平的给予回应;同时保护幼儿的求知欲,鼓励幼儿自己去尝试和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实践活动中幼儿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是随着教学经验不断增强的,需要实践和时间的积累,新手型教师要多向熟手型教师请教,同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勤于总结、分析和反思,从内外两方面提升自身的教学实力,促进PCK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