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们理解早期阅读,有些人会认为早期阅读就只是教会幼儿识字,为幼儿进入小学之前积累幼儿的识字量;有些人则会认为早期阅读就是单纯让幼儿欣赏图片,并表达在图片中看到的事物,侧重于口语表达。这两种说法从某个侧面提示了早期阅读的含义,但都有失偏颇。前者的认知存在“小学化”现象,而后者又过分强调口语,而忽视阅读对于幼儿认字的重要性。阅读的作用不会一蹴而就的让幼儿达到某一个高度,但是却能像涓涓细流一样丰富着幼儿的认知。通过早期阅读,幼儿欣赏图画、文字能够帮助幼儿欣赏美,发展有意注意力,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阅读对幼儿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以下是我对关于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几点思考看法: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
发现幼儿园中为幼儿挑选材料时依据都不尽相同,市面上早期阅读材料鱼龙混杂,这就要求幼儿园要精心为幼儿挑选真正适合幼儿阅读的,幼儿园所选的阅读材料要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需要,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看,幼儿在发展中也在和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平衡,建立一个个的图示,包括外部动作,各种表象。为了让幼儿获得更好地阅读能力,就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随着年龄发展,幼儿会逐渐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这就意味着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提供更深层次的阅读材料,这里的阅读材料不仅仅指的是绘本,而是指一切能够刺激幼儿视觉的材料,如图片、录像、符号等等,幼儿园拥有形式多样且丰富的材料,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还能够更地启发幼儿思考。
二、教师在教学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幼儿
除了幼儿园方面要多为幼儿准备丰富的阅读材料外,教师在展开活动时要灵活的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启发幼儿。不难看出,大多教师教学形式固化,不论教学内容是什么,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教师问,幼儿答,幼儿没有主动的参与活动。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自身首先要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其次要帮助幼儿理解阅读内容,了解故事情节;然后让幼儿复述故事情节,对内容有整体把握;最后教师对幼儿进行提问,启发幼儿深层思考。教师应该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采用丰富的动作和表情传授幼儿知识,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教师对整体班级阅读氛围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调动幼儿的兴趣,教师应树立一个热爱阅读的教师形象,为班级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在生活中,多读读报、多看看书,同时,将爱阅读的好习惯潜移默化的带给幼儿。再有幼儿进行阅读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幼儿,在其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有赞赏鼓励的态度与积极地评价。让幼儿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与尊重,同时鼓励幼儿同伴之间应该相互交流与讨论。
三、教学活动中加强师幼互动
根据前面的教案记录可以看出,教师在课程中采用讲述法和提问法,除了提问环节有幼儿参与外,其余都是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且教师仅关心幼儿显性发展,忽略了幼儿兴趣、阅读动机等隐形能力的发展,对于师幼相互作用这点上也不甚重视,良好的师幼互动更能调动幼儿对于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为了改善这点,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增加更多游戏环节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幼儿进行阅读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幼儿,在其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有赞赏鼓励的态度与积极地评价。让幼儿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与尊重,同时鼓励幼儿同伴之间应该相互交流与讨论。
在活动中若是仅仅使用问答式教学方法并没有真正地把幼儿带入到阅读中来,也没有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没有通过阅读活动发展幼儿的能力。在课程实践中,教学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不能一成不变,最大程度调动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得到发展。
四、培养教师反思教学能力
就目前现状来看,学前教师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不够,甚至再上岗之前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于早期阅读认识不足,在实际授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由于教师没有意识到反思教学,这些问题也就日复一日重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毋庸置疑这些问题一定会影响幼儿的认知,所以就要求教师要进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师之所以没有进行教学反思,原因有种种,如专业能力不强,没有空闲时间等等。除了关注教学目标、幼儿参与程度这些显性发展,还要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隐性发展的能力,例如是否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是否对阅读产生兴趣等等。除此之外,幼儿园也要培养幼儿教师的反思评价能力,可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鼓励教师讲公开课,让家长、领导甚至幼儿参与到反思活动中,共同帮助教师尽快全面成长,能够意识到并改进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五、从幼儿园方面积极主动加强家园合作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最重要的两个生活环境,紧密的把家庭和幼儿园联系起来即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能让幼儿在两个环境中平稳的渡过,更能良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我国,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相对被动,而且在我国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不受法律约束,教师不说的家长也不问,不要求的也就不做,很少能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幼儿的发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意味着幼儿园要主动加强家园合作。
阅读活动开放日;很多时候因为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家园合作工作也受到了阻碍。但是开放日的时效性调和了这一矛盾。对于早期阅读来说,开放日也同样适用,教师在组织幼儿完成活动后,幼儿在活动中留下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展示给幼儿家长,不论是幼儿在课内的随意涂鸦,还是课后完成的手工作品,都能展示给幼儿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活动的同时,也可以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家长在推出相关建议时,教师应持学习态度听取家长的建议。
家园联系册;大部分幼儿园都会有一个专门与家长书面沟通的联系册,联系册需要教师填写,教师也可以在联系册上书写一些关于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事情,就幼儿阅读发展方面与家长进行书面沟通,还有针对不同特点的幼儿给家长提出相关建议,例如有些幼儿在阅读兴趣上欠缺,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在日常注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或者与幼儿一起阅读。这样幼儿园与家庭有了沟通,保持对幼儿的教育一致性,家长也要配合幼儿园更好的完成该工作。有了这点的保障,才能让幼儿成为“成功的阅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