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是幼儿园日常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园社会性语言发展的基础。幼儿语言的习得是幼儿打开未知世界大门的钥匙,科学的掌握和了解幼儿语言获得的基本规律,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丰富语言活动组织形式
1、引入综合性活动
语言活动的组织形式对幼儿的语言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有意义。丰富语言活动的组织形式能直接的改善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要深入对语言活动教学组织形式课题的探讨,打破以静态教材为主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成熟的综合性活动,来丰富语言教育的活动内容综合性的语言活动能够从多方面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
比如:听说游戏、讲故事比赛,文字活动等。在游戏中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全面统和幼儿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游戏所营造的情境里充分引导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各种比赛中形成一种竞争的意识,来强化幼儿对语言活动的认识和能力发展;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的现有语言能力。
另外还可以把语言活动和其他领域相结合。比如:在音乐欣赏《小蝴蝶》时,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把歌词改编成故事,来培养幼儿对语言美的体验和歌词的理解。
2、语言活动生活化
教师可以带幼儿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寻找紧贴幼儿生活的语言活动素材和灵感。比如说:组织幼儿去超市购物,在购物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会我们日常生活用的物品及用途,让幼儿之间互相探讨这些日常生活物品的趣事;或者带幼儿去郊游认识风景和花草树木等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都从幼儿切身的生活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同时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语言的美。
3、多媒体应用合理化
幼儿园可以在教师队伍里组织课件制作比赛,互相学习制作课件的技巧,掌握科学的多媒体应用方法。不断提高教师制作电子课件的水平,更多地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幼儿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电子课件,在发展幼儿语言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地调试多媒体设备和语言活动组织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营造适度宽松的语言活动氛围
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宽松氛围是建立在教师对幼儿的语言天性的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以幼儿为核心的,为幼儿营造适合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的语言活动氛围,主要包括:
首先,教师要理解幼儿,尊重幼儿,不能让教师的威严形象成为教师和幼儿平等交流对话的芥蒂。教师可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语言游戏或者谈话中,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和自己是共同的伙伴,在与幼儿共同的活动中引导幼儿语言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隐形示范教师和幼儿在彼此平等的前提下,教师在语言活动中,通过亲密的动作和表情亲近幼儿,及时了解幼儿真实的语言发展水平,然后针对每个幼儿不同的语言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给予指导,在爱的氛围里认真去倾听属于幼儿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其次,教师在语言活动中要多为幼儿提供交流已有经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不要过多提问,以免破坏气氛。比如: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教师不要不时的对幼儿的欣赏内容进行提问,尽量保证幼儿谈话时的整体的思维性,使幼儿在表达自己想法时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最后,教师要给予幼儿耐心的等待和支持,鼓励幼儿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教师对幼儿提问时,不要急于要幼儿回答,这样会使语言活动变得氛围紧张。教师应该适度的缓解幼儿心理的紧张情绪,用肯定的言语或延伸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新的时代下,传统的幼儿园语言教育观念、方法、目标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赋予幼儿园语言活动时代的色彩,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第一,教师应正确把握课堂的主体,以幼儿的语言为中心,一切皆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服务。即要求教师将掌握课堂的“权利”回归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辅助幼儿的语言学习。在语言活动中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同时,掌握语言运用的技能。同时,重视语言发展在社会交往中的普适性应用,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
第二,教师应该正视时代给幼儿园语言活动带来的变化,学会接纳新的语言活动方法和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关注与幼儿园语言相关的公众平台,通过使用互联网,吸收优秀的教学方式,积极主动地参加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主动地阅读专业的理论书籍从专业的理论书籍中获取科学的教授方式,不断地完善自我的专业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开展科学教育
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开展良好的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关键一点。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教学要能适合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要有益于儿童发展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能力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一,要改善教学过于集体化的现状,根据每个幼儿的语言发展实际及身心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发展要求,多关注语言发展相对迟缓的幼儿。比如:当教师教授一首儿歌时,对语言敏感的幼儿,很快就会记住儿歌的内容,而语言发育较迟缓的幼儿可能读过多遍以后还是没什么印象,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搭配简单的肢体动作或者韵律游戏来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肢体的直观动作和韵律游戏的节奏快感远比教师的言语对幼儿语言提供的外部刺激强烈,所以幼儿就更容易掌握儿歌。
第二,幼儿的语言器官还未发展完善,当幼儿说话发音不正时,教师要慢慢纠正。教师要耐心的对幼儿逐个进行纠正,且不可急躁训斥幼儿,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幼儿对语言的学习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教师也不能把个人情绪和个人利益带到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去,另外教师也不能把个人情绪和个人利益带到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去,一切语言活动都要从儿童的实际水平出发。
第三,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不能只注重对内容本身的评价,更多的要注重对除课堂以外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教师要注意幼儿园语言活动评价的时效性,即及时对幼儿语言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不能推迟评价,这样一来,错误的词语发音或句式的搭配会对幼儿的语言发展造成误导,影响幼儿对正确词句的认知或句式的搭配形成正确的记忆存储。
五、完善幼儿园评测制度
完善幼儿园评测制度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必要之举。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和职业专注度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幼儿园语言活动存在的问题。
首先,应确立严明的幼儿园奖惩制度,在每个月的考核当中,选择在这一时间内工作能力最佳的教师作为“季度之星”,鼓励全园老师向优秀工作者学习,并对工作积极性不足或者工作出现漏洞较大的教师给予惩罚,以奖惩制度作为驱动力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要细化幼儿园评测制度,对教师的评测制度不能只停留在幼儿有没有掌握教师所教授的语言知识的层面,还要从教师在语言活动组织中的目标的制定、形式的组织以及在课堂后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来具体评估教师的能力;同时制定出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使幼儿园语言教师的教学知识得到及时的更新,进而对教师的工作能力进行整体的评定。
最后,幼儿园的评测制度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制度的不断完善就是为了调动教师深入探讨、学习的专业精神,进而提高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效率,所以教师自身的发展应囊括在教师当前自身的能力最近发展期内,切忌给教师造成更大的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