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水平高低体现幼儿园办园的质量,在最近几年间,幼儿园课程实施备受幼儿园和家长的高度关注,因此,有必要对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提高幼儿园办学质量提供参考。本文将从幼儿园课程资源、幼儿园课程类型、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活动、幼儿园课程评价这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从国家,家长,幼儿园环境,园长,教师,这几个层面分析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从国家、家长和社区、园长、幼师几个角度提出了建议。对幼儿园课程实中存在问题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国家
1、国家应该出台统一具体的课程标准
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由于自身的理念还有能力不足,很难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课程;国家颁布的《纲要》高度概括,可操作性差,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幼儿园参考书,但是很难判断其是否体现了最新的幼儿课程理念,是否能达到《纲要》的课程目标。因此国家急需出台具体可操作性的课程标准,为幼儿园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有效的、具体的、灵活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
2、加大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
目前幼儿园没有纳入义务教育,政府对幼儿园的财政投入较少,很多幼儿园出现经费紧张的情况,一些幼儿园的投办者就会在教师的数量上缩减,降低教师的质量标准,这些都会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另外幼儿园的承办者为了盈利,会迎合家长的一些要求比如办兴趣班,特色班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从家长身上获得更多的学费。这些严重违反了教育规律,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投资,让幼儿园能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真正以儿童为服务对象去办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课程资源
在学前时期,家长对孩子有责任义务,对幼儿园课程实施起着重大作用,一方面家长观念会影响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另一方面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是否积极影响幼儿园课程资源,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会为幼儿及教师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反之则相反。因为家长的不配合等原因,导致教师在课程实施时课程资源比较单一,更多的参考教科书,不利于课程的实施。
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向他们讲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与之对应的育儿方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积极主动的支持和配合幼儿园,并贡献自己的力量,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另外鼓励家长提出自己的建议;老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幼儿家长的职业,让家长在空闲时间给班上的幼儿讲解一些关于他们职业方面的知识。比如家长的职业是医生,让家长给幼儿讲解一些健康的方面的内容,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身边的超市,快递公司,医院,果园,农田,池汤等,有条件的话,与相关的负责人协商好,让幼儿到这些场地去参观,亲自接触社会,了解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增强幼儿的探索欲望,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通过上面的教学方案,能够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和效果。
三、园长应该凸显课程领导的角色
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幼儿通过积极主动的与环境相互作用,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课程实施产生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室外的环境方面,园户外场所大,有大面积的绿荫场地,鲜明的红色橡胶跑道等有利于幼儿欢悦的做各种户外游戏。种植园、饲养角、玩水区等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探索能力,户外的这些设施为教师的课程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教师并没有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去编制课程方案,更多的是去参考教科书,造成幼儿园课程资源单一
再次,在室内的物质环境方面,玩具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为幼儿的活动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幼儿园经济紧张,为了减少支出,所以减少投放材料和玩具,造成区角游戏活动材料很少,且不能及时更新,因此也造成老师对区角游戏活动的懈怠,很少指导幼儿的游戏。
注重精神环境的创造对幼儿园课程实施产生的重要作用。第一,幼儿园的园长对教职工尊重和支持,有利于在幼儿园课程实施时采取创生取向,生成课程。但是幼儿园的园长,没能给幼儿园老师宽松的氛围,老师没有自主调整课程实施的权利,一切都需要经过园长的批准,挫伤了幼儿园老师的积极性,导致了老师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计划,老师对预设的课程采取忠实取向,没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去生成课程。
第二,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和关爱有利于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幼儿园老师由于没有树立儿童观,尊重幼儿,老师在课程实施时控制着整个活动,对于幼儿的问题,符合课程计划目标的老师给予回答,对于幼儿的其他问题教师不理或者视为捣乱,并没有尊重其主体地位;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对幼儿的活动不闻不问,只顾自己聊天放松,老师并没有把关爱幼儿的成长作为自己的责任, 不能做到敬业,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质量。
园长应该了解幼儿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课程实施的各环节给教师以引导和支持;园长应该给幼儿园教师提供图书材料,网络服务,以便教师查阅^^文档,配合教师及时更新和投放游戏材料,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具,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学方法等;园长应该关注教师的情绪情感,对教师的合理需求尽可能给予积极的回应,对于优秀认真的教师,园长应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鼓励,为其提供更多专业发展的机会,园长也可以放权,让优秀教师参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领导,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园长要营造宽松的氛围,因为每个班级的幼儿的兴趣和特点都有差异,因此,在制定课程计划时,让每位教师都参与进来,为课程实施提供建议,提高课程实施方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园长应该加强与园外的家长和社区的交流与协商,为幼儿园课程实施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家长为课程实施建言献策,园长应该加强园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借鉴和吸收长处,提高园长对课程实施的领导能力。
四、幼儿园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老师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主要执行者,幼儿教育的理念必须通过幼儿教师进行实践,幼儿教育的目标也必须通过教师的努力得以实现。
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第一,教师的教学观影响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幼儿园老师树立儿童观,在幼儿园课程设计时,会运用多种课程资源,而不是依赖教科书,会更多的取材于生活,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及幼儿的兴趣选择课程资源。园因为有些幼儿园老师没有树立儿童观,开发课程资源的动力不足,因此依赖教材,照搬教材,选择的课程内容远离幼儿生活;第二,教师教学观会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创生。树立儿童观的教师会在课程实施时以儿童为中心,注重与幼儿的互动,与幼儿一起生成新的课程,幼儿园的教师在课程实施时,以教师为主体,儿童处于被动地位,老师严格按照课程计划执行,幼儿的问题与教师计划的课程相关,教师给以回答,对儿童的其他问题,教师不理,或者视为捣乱,没有和儿童进行积极的互动,课程实施的效果不好;
另外,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的工资低,社会地位低下,幼师没有职业归属感,造成教师职业倦怠,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表现在课程实施时,尤其是在幼儿区角游戏和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没有介入幼儿游戏活动,只要幼儿之间没有安全隐患,教师就对幼儿不管不问,让幼儿自己玩耍,教师之间聊天,或者教师坐下来休息,在这过程中教师没有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没有做到保育与教育并重。
教师应该提高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肩负起培养未来合格接班人的使命,这个任务光荣且艰巨;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比如多与其他教师分享和交流,观摩活动,教研活动,观看一些专家的讲座,借鉴和吸收别人的经验,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应该尊重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灵活的把握课程的预设和生成,关注活动的过程,注重幼儿能力,态度,情感的培养 ;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 多让幼儿动手操作,调动幼儿的兴趣,提升课程实施效果;认真写反思日记,写出自己课程实施的方案,课程实施的过程的不足,有哪些问题,以后怎么去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