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学前教育的体会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幼儿学前教育进行了探讨:一、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二、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三、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关键词]幼儿教育集体教育活动情感沟通。
我是一名幼儿学前老师,关于幼儿学前教育是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它有其特殊性 ,作为一名带班老师,我是从如下几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的。
1、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对大多数幼儿来说 ,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呵护 、宠爱,生活能力基础较差 ,这样面对未来的职业家庭等方面都会出现困难和障碍。推广幼儿生活技能训练计划,包括针对幼儿的生活技能训练,是幼教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这一点在初入园的幼儿身上表现最明显。我在带小班时,大部分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 ,户外活动前穿衣服总要老师一一代劳 ,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幼儿养成一种依赖性。很不利于他们自理能力的提高。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独立个体,有的安静,有的活泼,有的很乖,有的很调皮,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自觉轻松的学会这一基本技能呢?我尝试过手把手地教他们,但效果不明显,幼儿学习时也很不情愿,于是我尝试着将穿衣服的步骤 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同时配有清楚的图解 ,并把它作为一节课去专门教授,课上我邀请了大班的小朋友为幼儿做穿衣服表演 ,表演时配以儿歌讲解,如 :“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钮吱钮上房子。”小朋友听了儿歌非常感兴趣 ,亲自跟着老师的指点和图解的提示学习穿衣服 ,这样就轻松地解决了 这个难题。从此 ,幼儿每次穿衣服都会边背儿歌边快速地穿衣服,神情像在玩游戏一样 ,再也不会皱着眉头说 :“我不会穿。” 从这件简单的事例上使我得出一个结论 :教幼儿学习一种生 活技能的难点不在于他们原有的技能如何,而在于教师如何找出适宜他们接受的学习方法 ,如果能将这些方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随机教育上 ,投入到活动区活动里 ,真正营 造一个 自然 、周密 、轻松的主动学习氛围,幼儿掌握独立生活 的技能就会容易的多。
2、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同中小学一样 ,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育活动 ,既课堂教学 ,但我们的教育特点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自愿主动的学,要顺应他们的认知规律,试想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好听老师讲课 ,既束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 ,又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青少年相比有显著的区别,可概括为:”好奇 、好想、好问、好 动“,这分别来 自于他们的四种心理潜能:”观察力 、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 ,只有达到这些心理需求 ,才能让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对音乐课的接受相对困难 ,一 般的授课程序是 :让幼儿学会歌词 ..教师范唱 一幼儿学唱 一 熟悉后独立演唱。整个过程显得呆板 ,而孩子在演唱时也无精 打彩 ,拖着长音毫无美感可言。于是,我作了如下尝试 ,首先 , 对幼儿学习记忆歌词速度慢 、时间长上做出改进,针对幼儿先 天具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们应当加以有效地引导和利用。 授课前我为幼儿设定歌曲的主人公 ,请幼儿围绕设定的主人 公编歌词 ,对幼儿的思路作简单的引导 ,让他们抓住重点去描述。比如 :为小鸡编歌词必然要想到小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样 的代表性动作 ,独特的本领等。当然 ,一首歌曲的歌词应当符 合整齐的韵律 ,在幼儿刨编的过程 中,我在认可他们创编成果 的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稍作改动。这样 ,一首 由幼儿亲 自参与创编的歌词内容就产生了:“小小鸡 ,叽叽叽,东跑西跑 捉虫子,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大地肯定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很轻松地便学会了歌 词,再由教师为其配上乐曲,幼儿不需要教师范唱就能跟上乐 曲自如地演唱。这样 ,一项平时不易被幼儿接受的教学 内容 , 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教学效果 ,孩子们再也不会觉得上音乐课 枯燥乏味了。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到其它类型的课程中,同样 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一方法的本身也为今后幼教课 程改革任务 中怎样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
3、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 一 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 ,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同父母 交往的时时还长 ,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 ,老师 的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 大的触动 ,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妈妈那样耐心、细致 、 关怀备致。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男孩 ,刚入院的第一天 ,他那两道像用眉笔勾画过的眉毛一下子就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好奇地用指甲轻轻地蹭了蹭,原来是一些附在眉毛里的脏东西,再看他的衣服更是污浊不堪 ,两只夹脚的鞋子也换了个儿。随后在与这个男孩的交谈中,我却发现他不愿让人亲近,机灵的大眼睛不敢与人正视,说话时吐字不清。通过间接地了解,我得知他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 ,从小没得到母爱,导致他从小就对异性成人产生了极强的排斥性。为了让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 ,我对孩子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和照顾。 首先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我、信任我 ,才能让自己对他的教育按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为了以后更好地和孩子们交流,首先,我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正确的看待孩子的不足或缺点,调皮、好动是幼儿的生理特点,而且,男孩子表现得尤为突出。幼儿刚入园是比较难管理,经过了几个月的习惯培养,班里已经有那么多的孩子能够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了,我们难道不应该感到庆幸,难道不应该怀着更大的期待、更多的关注那些调皮的孩子吗?其次再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与幼儿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他们自信快乐的生活学习,身心得全面发展。可见 ,与幼儿进行情感 交流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样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 ,她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孩子的老师妈妈,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伙伴 ,只有认真地去演好这些角色,孩子们才会从心底里喜欢你、信任你、尊敬你 ,才能使我们真正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