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任性行为与父母(祖父母)管教方式的调查研究
一 家庭教育之重要性的阐述
《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纯净,美好,无暇,所谓“善”就是道德仁义,就是人的孝心,恭敬心,真诚心,是一个人本有的真心。
那么对于一个孩子刚刚降临这个世界,他(她)保有他(她)本来的天性。善良,纯净,无暇,就像一张白纸,干干净净。所谓任性,或者说诸多不良的行为与嗜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刚刚提到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写1,它就变成1,你写2,它就变成2,你往上面画出任何一种颜色,它就立刻变成一种颜色,所以说,孩子没有任何能力去改变什么。能够主宰的是成人,是教育者。那么作为教育者很多:“父母,师长,领导,社会”等等。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所有对他(她)造成影响的一切“人事物”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一切外在的环境,事物,那么到底谁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主宰孩子的一生,无疑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根基教育,也是终生教育。因为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长什么样,孩子什么样,孩子本身是纯净,纯善的,孩子本身没有问题,孩子身上呈现的是家长的问题。如果说把一个家庭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树根是(祖父母),树干是父母,果实是孩子,所谓“根深叶茂”,只有根坚固,干才直,才可硕果累累,
现在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反映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方法的不当,管教方式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成长的黄金时期,所谓”童蒙养正”,老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就是说0-7岁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期,在此阶段所有养成的习惯都将影响一生.所以针对幼儿任性行为与父母(祖父母)的管教方式,展开了具体,详细的调查研究........
二 通过观察与访谈,事实证明父母(祖父母)管教方式是幼儿形成任性行为与不良习惯的直接因素
观察对象3~7岁幼儿
幼儿园名称: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养老育婴弟子规”幼儿园
观察过程:孙静琪,三岁入园,由姥姥一手带。十分任性,入园的第一天就把班级的所有图书扔得满地,把所有的物品扔得到处都是,玩完的玩具从来不送回去,只要玩完了就撇了。如果老师提醒她,引导她,她就马上大发脾气,甚至踢老师,打小朋友,所有的规则从来不遵守。总是跑来跑去的,几乎很少能在椅子上坐着。即使此刻是坐着呢,突然撒腿就跑,必须有一位老师是特别关注她的。只要不开心,不高兴就会发脾气,撕扯物品,烦躁不止,拍桌子,摔凳子,在地上打滚哭不停。吃东西着急上手就抓,不能等待,不会与小朋友分享,发现好吃的快没有了,马上多拿几个,怕自己没有,不会给小朋友留的。只要姥姥来接,就会让姥姥抱着,纠缠不止,然后拉着姥姥去买东西。
访谈结论:通过访谈得知,孙静琪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一直都是姥姥带着她,很少和妈妈在一起,孩子缺少的是安全感,所以走路时候是脚尖点地,脚跟抬起来的。说跑就跑说明孩子的心总是不安的。姥姥说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因为缺少父母的爱,如果姥姥再不心疼孩子就更可怜了。所以说只要孩子开心就好,什么都顺着孩子,再说孩子还小呢,长大了就好了,从来不让孩子受委屈。好吃的必须让孩子先吃,多吃,才能让孩子长的高,长得快,妈妈才高兴,姥姥更放心。
问题分析:由于姥姥的教育观念与管教方式是错误的,认为孩子小,长大了就好了,就一味纵容,娇惯,什么都是孩子说了算,孩子领导了姥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久而久之,孩子就更加的任性,暴躁,我行我素。错误的教育观念和管教方式在无形的伤害和影响着孩子的身心。
观察过程:林子萱,25个月。刚刚入园,脾气暴躁,哭声震耳欲聋。她只要想拿什么,你不给,她就大喊大叫,吃东西的时候,她宁愿不吃,也不遵守规则。就是我行我素,不可以让别人管教。而且她喜欢的老师她会一直跟着,不喜欢的老师不可以看她,如果你看她,她就会晃着脑袋拒绝你的喜爱。她很霸道,有一次和小朋友玩,居然把大她很多的一个小朋友打哭了。25个月说话还不全呢,如此的暴躁,任性。
访谈结论:林子萱的妈妈说,她和孩子的爸爸年龄都很大了才要的这个孩子,非常喜爱,长这么大了几乎没让孩子哭过,要什么买什么,别人家孩子有的她必须有。一样的玩具居然有几种颜色的好几个。无论玩具多么昂贵,都会无条件满足孩子,每天固定去游乐场去超市买东西,玩具堆的满屋子,孩子要什么,父母第一时间满足,孩子没有等待过,也不知道什么叫等待。因为舍不得孩子哭一声。有一次孩子要吃冰棍,妈妈说天太冷了,吃冰棍肚子会疼的,就这一句话,孩子一直哭,直到爸爸回来后给孩子买了冰棍,孩子才停止哭声。去超市买玩具,只要妈妈说家里有,孩子马上躺在地上打滚,妈妈就得马上给买。
问题分析:爸爸妈妈因为过度的疼爱,溺爱,一次次被孩子的哭声失去了原则和理智,只有不断的纵容,满足,让孩子变本加厉,得寸进尺。
观察过程:邹思宇,七岁,六岁入园,早晨经常迟到,尤其晚上放学,是每天最费劲的事情,每次爸爸来接她,她都不回家,爸爸说家里还有活呢,快点回去吧,她就哭喊着不会,然后爸爸吓唬她说真的走了,她也不理不睬,她爸爸说走从来就是吓唬孩子,根本不是真的走。最后她爸爸就会妥协。第二天还是如此。
访谈结论:妈妈说家里是开理发店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管孩子,晚上要工作很晚,所以孩子就睡得晚,迟到是经常的事情,爸爸更是娇惯,对于孩子什么都妥协。
问题分析:爸爸的管教方式就是妥协,所以孩子就任性。
观察过程:潘思雅,三岁入园,任性暴躁,发脾气时候,满脸通红,有一次她没有站队,老师引导她,她哭的快窒息了。
访谈结论:妈妈说自己的脾气也特别暴躁,经常拿孩子撒气,有的时候孩子发脾气,妈妈上来就打就骂,后来发现这样,孩子不仅不听,而且脾气更加暴躁任性。
问题分析:因为妈妈的不理智,教育孩子变成了发泄,所谓“以身作则”,孩子模仿妈妈,因此暴躁。
观察过程:吕姊博,经常迟到,请假。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老师有的时候叫她,只要她不愿意就装作听不见。
访谈结论:奶奶带大,特别娇惯,只要有什么节日,或者是孩子的生日就不让孩子去幼儿园了,就连孩子打预防针都必须请假,所以孩子就是我行我素。
问题分析:奶奶错误的管教方式直接导致孩子任性,我行我素。
三 有力证明真正的“教育”是教育者自我提升的过程,以及教育的深远影响与意义
以上真实的案例,充分证明了幼儿的任性行为是父母(祖父母)管教方式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幼儿种种不良行为习惯,孩子没有问题,所有的问题是教育者的管教方式,教育方法出现的问题。
以上这些家长现在坚持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并实践。一切从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开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转变,之前孩子所谓的任性行为,都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正因为教育者的自我提升,孩子就立竿见影的变化,充分说明“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根本问题在家庭中,所以说家庭教育即是根基教育,也是终生教育。
《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老祖宗用智慧提醒我们,身教者从,言教者讼,以身作则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反观现在的家庭,可不是这样,只要孩子高兴就好了,孩子变成了领导者,没有原则,只有一味妥协,你不坚持原则,孩子就会得寸进尺,无法无天,因此教育要想长远的规划,从小要扎根,绝对不是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就好了,教育要有智慧,有原则才行,身为父母,要多多关照孩子心灵的变化,培养一颗敦厚的心,才是教育的核心,也就是“德行”的根基,孩子如何学会做人做事,前提是父母以身作则,所谓“上所施,下所效”,父母是根,根深叶茂。
教育是强国之本,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关乎着国家的兴亡,社会的安定,家庭的和谐。那么家庭教育是国家兴亡,社会安定的基础,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只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贡献,实现人生的价值。
对幼儿任性行为与父母(祖父母)管教方式的调查研究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