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儿童游戏区域安全隐患的调查研究
在幼儿教育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仅凭教师和保教人员的外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在幼儿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幼儿时时刻刻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把安全的金钥匙交到每一名幼儿手中,让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幼儿的安全。
一、幼儿安全隐患分析
安全隐患是指那些潜在的危险性因素,它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存在威胁,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防备性的特点。一般来说,自我保护能力越弱的人,所面临的安全隐患就越多。
根据安全隐患的性质,尽管其存在危险,但在没有发生的状态下就可以通过主动防御的方式加以规避。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可控制的风险机制。同时,要识别安全隐患就必须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这种知识一方面来源于人们的言传身教,一方面来源于危险发生后人们的本能反应,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很多安全隐患找到预防途径正是被验证之后出现的。
相对而言,幼儿因为年纪较小,心智发展不成熟,更谈不上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的了解,所以面对安全隐患并不敏感。同时,即便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也无法保障幼儿完全理解并遵守,所以针对幼儿安全防护能力的培养要另辟蹊径。
二、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与幼儿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实施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政策对幼儿园及幼儿都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人人有责,人人负责。
在幼儿园管理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各扫门前雪,职工们都认为幼儿园的管理是园长的事情,我只是一个教学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了,缺乏主人翁意识,要树立“幼儿园是我家,我爱我家,我爱幼儿园”的理念,共同促进幼儿园的更好地发展。
要重点抓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强化幼儿园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奖惩制度,将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与幼儿园职工的工资、评优评先结合在一起,变相的推动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例如:在商丘某幼儿园中,有些幼儿生病了,家长拿来的药,保育员和教师因为一些原因,耽误了幼儿服药的时间。又比如最近发生的西安枫韵幼儿园的处方药事件,给幼儿长期喂病毒灵,对幼儿及家长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所以幼儿园要制定关于幼儿药物的统一管理制度,规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制度。保健医生和保育员要及时和定期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或作应急处理,以保证幼儿在园的健康成长。最终形成“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工作管理局面。增强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2、合作共处,加强联系。
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它不仅仅是幼儿园的本职工作,它还需要社会各部门及幼儿家长的支持与合作,这样将大大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和展开,增强幼儿园安全的防范能力。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进行。例如,在幼儿的接送中,幼儿园可以把家长及幼儿的信息告诉给社区,而社区就可以在幼儿的接送中把好第二道关,谨防幼儿被陌生人冒领的情况。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有效的实施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提高幼儿园的影响力、号召力以及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双赢的局面。
三、幼儿安全隐患的类型分析
幼儿是我国未来人才的生力军,是祖国的花朵和希望,也是联系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因此,幼儿的安全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为了保护幼儿安全,不仅要从监护人的角度提高警惕,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更是不可忽视的。
幼儿安全隐患的种类很多,按照经常活动的区域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幼儿园安全隐患和非幼儿园安全隐患;其中幼儿园安全隐患包括游戏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隐患两大类,非幼儿园安全隐患包括防护安全隐患、家庭安全隐患两大类,以下做具体的说明。
(一)游戏安全隐患
玩儿是幼儿的天性,根据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顺应孩子天性,引导其正常的智力发展,促使身心健康。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大部分,也是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游戏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也相当高。
由于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还不成熟,即便是教师在场的情况下,也很难防止突发情况出现。 例如幼儿在游戏中扳倒,就会伤及头部或者面部。
(二)食品安全隐患
近年来我国幼儿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比较著名的如奶制品、面包制品事故等等。幼儿园教育大多实行了寄宿制(日),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较长,食品供应是其中的一项基本服务。如果食品的安全无法保证,就会造成集体安全事故,这在近年来的幼儿园安全事故中也是时有发生的。
严格控制食品安全,可以采取预留食物作为化验分析所用之外,还要和正规的餐饮供应企业合作,自身做好卫生防护工作等。
(三)防护安全隐患
防护安全是指儿童的社会性安全,在目前很多的幼儿园机构中都配置了门卫制度和接送制度。即在正常的幼儿教学期间,不允许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园区,而在放学期间需要家长亲自来接,否则不允许陌生人带走幼儿。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期入校伤害幼儿的实践,同时幼儿园也成为非法拐卖儿童的多发区。防护安全隐患虽然不是发生在幼儿园内部,但幼儿园本身也是职责所在,同时一些监护人麻痹大意也很容易造成儿童丢失。树立安全意识并不是单纯地从幼儿入手,也要从监护人和负责教师入手,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控制度。
(四)家庭安全隐患
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会有各类的技能,加上幼儿天真爱玩的行为,会在家中进行模仿和表演。但是,家庭环境与幼儿园环境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监护人不可能随时照顾幼儿,并规避安全风险,同时也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软垫),很容易造成幼儿的伤害;此外,还要防止监护人家庭暴力的侵害等。
四、提升幼儿安全防护意识的措施
(一)寓教于乐、增强体能
鉴于幼儿自身的能力缺陷,可以将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融入日常的行为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发设置一些安全类游戏,例如“我是小小消防员”一类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哪些是易燃、易爆的产品,遇到明火应该如何躲避等;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幼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些规律,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身体就会做出反应。
同时,不断训练幼儿的体能,提高幼儿的反应灵敏度。体能的不断提高会配合智力情商的运用,面对危险状况快速做出反应。
(二)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幼儿园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所消耗时间最多的地方,作为一个群体性生活学习空间,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是整体性的,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信任危机。为此,从制度上入手严格管理,可以规避大多数的安全事故。
例如,每天检查幼儿玩耍的设备是否存在破损,尤其是金属制品;做好食品安全防疫工作等等,幼儿园内要建立监控制度,并于门卫制度结合。同时,幼儿园还应该联合监护人共同提升责任意识。家长应该和幼儿教师时刻保持联系,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能顺利沟通。
(三)情景教学、角色扮演
国外的幼儿园教育中有很多关于安全意识培养的经验,值得借鉴。可以让幼儿通过情景教学和角色扮演的形式,更深入地了解危险的概念。例如模拟教室失火之后如何疏散,懂得基本的安全标志,还可以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加强培养。
总而言之,在实际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安全感和使命感,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有效的安全实施措施,切实落实安全教育工作,有效防止安全隐患发生。
幼儿园儿童游戏区域安全隐患的调查研究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