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启蒙教育方法之己见
(2)把绘画与游戏结合起来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因而把绘画与游戏结合起来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您可以与他一起进行一些简单的美术游戏,如填色游戏、添画游戏、撕纸游戏、七巧板游戏等,让孩子在涂涂画画、拼拼摆摆中自然而然的产生对绘画的兴趣。对年龄稍大、又有一定绘画能力的孩子,您可以把绘画和其他活动巧妙结合。当您要带孩子参观动物园,出发之前就可以告诉他参观回来后,要画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画。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孩子绘画的趣味性,同时也培养他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记忆画画,训练和发展了孩子的形象记忆能力,这正是学画画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人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赏和鼓励,就连成年人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年幼天真的孩子呢?所以,家长的赞赏和鼓励对提高孩子画画的兴趣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应当注意的是:赞赏和鼓励要适当和具体,不能敷衍了事。如有的家长老是重复着说:“你的画有进步”、“你的画真漂亮”等等,这样的不恰当、不具体的赞赏和鼓励,有时甚至会让孩子反感,效果会适得其反。
(3)适当变换绘画的方法和形式
好奇和爱新鲜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较长时间重复玩一种游戏,画同样形式和内容的画,孩子就会感到厌烦,画画就提不起劲。因此,家长就应适时地变换绘画的内容和形式,以保持和发展孩子的兴趣。首先,适时改变孩子绘画的地点和位置,可以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如果孩子经常在家里或教室里作画,那么您不妨抽空带他到户外去写生或者到其他小朋友家里和小朋友一起画画,还可以把大张纸贴在墙上,让他站着创作壁画。其次,适时变化绘画的形式,也会让孩子感到新奇有趣。例如,带孩子去沙滩堆沙,创作沙滩想象艺术;给孩子提供布头、树叶、植物的种子,让孩子学习艺术拼贴;给孩子提供水果、面包,让孩子学习制作食物拼盘造型等。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参与集体创作。很多小朋友在大型的纸或布上一起合作绘画,孩子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合作成果,心里一定很喜悦,这不仅会提高他的绘画兴趣,而且还将增强孩子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2、注意事项有两点
(1)不强迫孩子画自己不喜欢的形象、幼儿的感情倾向性很明显,对人、对事、对物都是这样,绘画也不例外。孩子喜欢的,他就有兴趣,能认真地画;若不喜欢的,就会马虎了事或消极怠工。例如,有一个孩子,四岁时就掌握了远远超出了他的年龄的中国画技能,并已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可是后来,他只要看见桌上铺好毡布、毛笔、砚台,就闭上眼睛抱着头拒绝作画。原来,他爸爸为教他画侧锋,让他学画带鱼,这些既不好看又有腥味的死鱼怎么也提不起他的兴趣。因此,您在给孩子选择画画题材的时候必须注意,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题材和内容。
(2)不要任意拉长画画的时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是身体的耐力不强,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3-4岁的孩子一般只能坚持二十至三十分钟左右。您最好不要将孩子画画的时间随意延长,这样不仅孩子的身体支持不了,而且注意力也难以集中,会影响画画的效果,甚至会降低孩子对绘画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失去兴趣,就等于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所以,家长要对孩子画画的时间严格把握,不要硬性规定孩子每次必须画多长时间,孩子画完后就可以痛快地玩。这样,才能长久地使孩子保持画画的兴趣。
四、科学评价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小班幼儿已经开始产生画点什么的意愿,可画出的东西总是不象,如果我们否定幼儿四不像的作品,长此以往,孩子感受不到成功的乐趣,就会影响他们对美术的热爱。有一次,有个幼儿将树叶涂成了棕褐色。我问:“春天的树叶明明是绿色。你为什么画成棕褐色呢?”孩子回答:“这棵还没长出新树叶。”这时我们是批评幼儿的树叶颜色不对还是肯定幼儿呢?如果让幼儿把棕褐色的树叶改成了绿色树叶。从表面上看来,教师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实际上却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其结果只能是养成学生墨守成规的习惯,就错过了一次鼓励学生创造性表现的机会。对于幼儿这种不符合常理的大胆幻想,我并不应该予以否定、扼杀。又如在画人物活动中,有的小朋友画出的女生头像,特别显眼的是长长的头发好象在风中跳舞,他把女孩的特征极大的夸张了,使人觉得生动有趣,充满稚趣。所以我们在评价时应主要看画面有无童趣,幼儿表达了何种情感,有没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等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幼儿绘画启蒙教育方法之己见(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