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的跟进与反思调查
一、案例研究缘起
又到了孩子们的自主区域游戏时间,轩轩小朋友再次进入建构区玩纸盒“搭高楼”的游戏,只见他手中拿起了大小形状不一的纸盒认真的进行着垒高,由于纸盒位置叠放不整齐,导致“房子” 垒的越高越不稳,随后轰然倒下。轩轩看着自己辛苦搭建起来的“房子”倒了,脸上着急失望的表情透露出他的“不甘心”,当我正准备上前去帮助引导他时,他却蹲下去把纸盒子捡起来,放回玩具架,然后头撅起小嘴巴,也不回的离开了建构区。轩轩这种现象在一周内反复出现有三次了。
轩轩是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在教育部新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明确指出:5~6岁的幼儿应当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救助,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显然轩轩小朋友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积累。该如何引导他解决“困难”,磨炼“品质”呢?无数个“点子”跳进我的脑海:是一对一谈话、组织一个教学活动还是做一个正确示范让孩子跟着做解决?正当我在犹豫不决想着策略准备出手给予帮助时,事情却发生了变化。
二、游戏生成
某网“双11”的低价促销热潮刚过,我们单位的老师们网购的各式包裹在这个特定期内呈井喷式递增,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透过铁门看到门外身穿各个快递公司服装的快递员抱着高高一堆的快递,将快递送往幼儿园的电子速递箱内,轩轩和同伴议论纷纷:“快递员叔叔好辛苦呀!”“快递员叔叔手里叠的包裹好高呢!”“快递员叔叔真厉害,这么多包裹不会掉……”这样的场景是多么的眼熟,和轩轩在建构区玩的搭高楼游戏如此相似,我灵机一动,为何不借助孩子们感兴趣的快递员送快递的场景作为一个教育契机进行切入呢?《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指南》里面也提到幼儿园活动开展应当以游戏活动为主,在各类游戏里面,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形式,而“快递员送快递”便是角色游戏中的职业体验游戏,通过和孩子的讨论,一个名为“快递公司”的角色游戏由此生成。
三、游戏观察与分析
场景一:开始工作喽!
快递公司里一片热闹景象,“客人”早已排好队伍等候登记需要寄出去的包裹了。“快递员”也等候着“打包员”给他们派发今天的快递任务。
此时,“打包员”将一叠高高的快递派发给了扮演“快递员”的轩轩小朋友。我立刻观察了轩轩送“包裹”的游戏片段。只见他已经接收到了一叠快递任务了,手捧一叠高高的快递正向快递公司门口走去,可以清楚地看到轩轩开始工作啦!可是,由于包裹层层叠叠,挡住了他的视线,根本无法看清路面,走了几步以后,轩轩开始调整自己的步子,渐渐地开始慢下来,紧紧想要保护手中的包裹,继续平衡着步子往前走。
游戏分析:
轩轩这一叠包裹的高度快要盖过了他的脑袋,超过了他的正常视线,于是他放慢了脚步,好像生怕手中的“包裹”掉落。因为他知道,今天他扮演的角色是快递员,在面对打包员分配给他层层叠叠的快递任务时,并没有出现拒绝的行为,仍然起身送包裹,有了明确的角色意识,他是那么小心翼翼地对待这次的任务,看起来一副超级认真的样子。
场景二:能否将包裹顺利地送出去呢?
轩轩手捧着这一叠高高的快递,继续行走,旁边站着的几个小女孩嘲笑着他的滑稽动作,就在这时,状况出现了,由于手中的包裹遮挡着视线,无法正常行走,轩轩手中的包裹散落一地,他迅速蹲下身子跑去整理,仔细核对散落的快递单和包裹,一份一份地叠放完毕后,他徒手拖动着这一叠快递,准备继续前行。
游戏分析:
第二次:反复调试
此时,他再次遇到了困难,在运送途中,手中的包裹散落一地,迅速整理后,尝试徒手拖动的方法继续前行,在面对同伴嘲笑的同时,他仍然耐心、坚持整理散落的包裹。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快递员的角色是轩轩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兴趣所选定的,可见孩子对于自己熟悉的角色和选择真心感兴趣的游戏便会表现出稳定的游戏行为,游戏扮演的坚持性就会表露无疑。
场景三:任务看似能顺利完成,可到底行吗?
轩轩手拖动着包裹,呀!状况又发生了。包裹被一名突然横冲直撞跑过来的“路人”撞落,又散落一地,只见他又一次蹲下去捡起掉落的包裹,一层一层叠放整齐,多么认真的背景啊!
游戏分析:
第三次:坚守职责
这是他运送途中第三次遇到了困难,包裹被突然冲过来的路人撞落了,他毫不犹豫地蹲下去,再次整理包裹,看到这里,不由得让我回想起之前“搭高楼”遇到困难退缩无助的场景跟眼前这个多次遇到困难不厌其烦解决的样子,让作为“旁观者”的我看着心疼。轩轩在多次出现困难后,还能乐观地面对,坦然并执着地去整理,保护他的包裹,充分体现了这一角色的责任感。
场景四:快递员又会怎样做呢?
哦!看来轩轩也有茫然的时候啊,他起身站在原地不动了,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他是要放弃了吗?这不由的让我的内心产生了疑惑。
原来,轩轩是在思考,他在原地短暂停留几秒后,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立刻跑进美工坊四处寻找,终于他有了收获,只见他在材料筐里翻动着什么,像是要把里面的物品拿出来,果真,他应该是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塑料筐子。只见他兴奋地跑到他的“包裹”地,将散落的包裹一份一份装入塑料筐子,装完了,终于可以轻轻松松地去送快递了,到这里,可以发现轩轩想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包裹一份一份的送到了“主人”手里。看来这次的办法帮助他成功完成任务了。
游戏分析:
第四次:从搬运→装运
在反复尝试,多次失败以后,轩轩不紧不慢地停下来,他在原地短暂停留思考后,又尝试去寻找身边适宜的并能安全使用的材料,来帮助自己完成此次运送“包裹”的任务。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发生问题时,不再一味寻求身边人的帮助,而是会努力尝试、独立思考,解决所遇到的困难,表现了较高的游戏水平。
观察分析:
轩轩在运送“包裹”途中,总共出现了4次困难;
第一次是由于包裹遮挡视线,尝试采用“放慢脚步”的方式,手捧搬运,用时1分47秒。
第二次是由于放慢脚步后,还是不能看清楚前方的路面,手中的包裹掉落一地,他急忙蹲下去整理包裹,尝试采用徒手搬运方式,用时2分56秒。
第三次是由于包裹被路人撞落,小男孩选择继续整理,用时5分14秒。
第四次是在反复尝试多次失败后,短暂停留思考,四处寻找,想出了适宜的材料来装运,用时8分58秒。
此后,我发现了,轩轩通过送快递游戏获得了一些高贵的学习品质:
1、坚持性,能始终如一地完成快递任务。
2、充份体现了他的责任意识,十分明确快递员这一职责。
3、独立解决游戏中的多次困难,再现了较高的游戏水平。
四、游戏感悟及收获
具备观察的“敏感力”和拥有引导的“钝感力”,使孩子们最大限度地获取经验、获取快乐!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五、后续思考
就游戏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而言,或许我们还可以做如下的尝试:
1、点:认真地辨析儿童的不同领域核心及其发展规律和特征,保持对“点”的专业性和敏感性。
2、线:充分挖掘各类游戏材料(如:角色表演道具)的特性,智慧地将核心经验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做链接和融合(如:角色游戏与艺术学习),提供发展和积累经验的机会,从而形成推动儿童发展的线性过程。
3、面:专业地观察和分析不同游戏中幼儿各领域核心经验的运用和表现,将各式活动联接成面,就如同快递员游戏那样最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学习的兴起,通过一次一次的失败、总结、尝试方法,提高幼儿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行为的跟进与反思调查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