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支柱。一切都从娃娃开始。但是在我国儿童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正确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根据自己的能力教学生。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正确的措施。
目前,儿童的心理问题现象越来越多,社会的机构或者单位都出台了很多措施,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削减。所以通过一次次的经验告诉我们,针对不同儿童的心理问题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因人而异,量体裁衣。
1.目前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国家现在很重视儿童的教育问题,很多父母都以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只是学习的好坏,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健康不仅仅是拥有强壮的身体。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精神上、道德上及对社会的认知方面都是健康的、正确的。但是目前通过科学研究表明,我国很多儿童都多少存在一些问题,不只是生理上,更严重的是心理上。如:洗餐前的烦恼,吃挑食或偏食,我不好吃,不关心我的身体,我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心理问题更是突出,比如说有情绪障碍,遇到不开心的事,总是自我出气;比如焦虑症,如果考试不好就会担心很多的问题出现,大部分来自家长的压力;强迫症,有些孩子明明没有条件去做某件事,就强迫自己去做,到最后往往伤害了自己,或者强迫别人不喜欢做的事;攻击性行为,总有些儿童故意去欺负某些同学或者是存在恶意的抱负伤害某些同学等等。这些问题在我国儿童身上发生的频率太常见了。
2.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2.1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特点孩子既然会这样,总是免不了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
在古代有"孟母三迁",在现代人们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而不像古代那样对孩子重视了。在家里,儿童是和父母呆的时间最长,所以父母的一举一动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但是有的父母工作忙,忽视孩子的生活,无论是否衣服,食物和住所都不在乎。也会有父母不注意他们的言行,孩子面前没有形象。表现出很多不良的影响,甚至说脏话。不管孩子的学习,在孩子取得低成绩时候只会打骂孩子。还有很多其他的情况出现在不同的家庭,但是有的儿童心理教育健康教育机构忽视了家庭的主要原因,而是主要去对儿童进行教育,这对儿童来说是不合理和不公平的。这对家庭和孩子都是不负责任的。这种教育方式太盲目了,让孩子的心理负担更重。
2.2学校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孩子白天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和同学和老师在一起。如果在学校身边的同学没有良好的素质,每天都是打骂,不注意卫生等等这些都会可能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现在生活物质水平提高,攀比心理不断侵蚀着孩子幼小的心灵。大家讲究穿名牌,吃麦当劳,喝欧罗巴,用iphone等等,这些浮华的社会现象影响着祖国的花朵。然后学校里有的老师自己本身素质低下,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甚至有些幼教老师有不良人格,对孩子动手打骂,给孩子造成身体的伤害,即使是灵魂的创伤,甚至是孩子一生的影子。家长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给孩子心灵的保护,但是有的学校以营利为目的,根本不会在意孩子生理上、精神上及心理上是否健康。所以说儿童心理教育在学校这方面也是缺憾的和不足的。
2.3社会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社会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场所,好坏都有。成年人在这个场所里,有人能经得起诱惑,有人却抵不住,陷入深渊。更何况是儿童这个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处于萌芽状态,对于社会上一切自己不知道的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理,都忍不住想去尝试,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所见所闻是不是正确的。现在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有的儿童利用互联网在网上课堂学习,在网上搜索知识,学外语,练习听力等等做一些积极的,有意义的事情;然而一些儿童利用互联网看一些不良的书籍或者是片子,或者在网聊时候骗人或者遭人骗,这些负面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给儿童带来恐惧、甚至是自闭症,社交障碍,给儿童的负面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所以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这方面欠缺的条例法规应该更完善,来保护孩子合法的权益。并且也应该有一些公益性的正规的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处,方便给有心里问题的儿童及时治疗,这样也为一些没有条件的家庭提供了帮助。社会本来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绿色、安全、健康的环境,互联网在发布信息时候就该明确未成年孩子禁止的区域,也要凭着良心去做好网络,不应该随便上传不良信息,让大家有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去更好的利用网络。所以说社会在儿童心里健康问题方面是不完善的,大家要动用社会力量,为儿童争取权益,预防和诊治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要对儿童实施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时期的他们正处于萌芽状态,如果在此时没有接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会在此时夭折了他们,断送了前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有害的。祖国的强大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离不开这些苗子的。所以,一切从娃娃抓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不仅需要家庭的配合,学校的努力,还要动员社会力量,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不仅培养儿童强健的体魄,还有有良好的精神、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做第一手的心理教育。父母是第一个孩子的老师。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孩子。儿童时期的孩子,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孩子的肌肉和大脑神经中枢都在高度活跃,所以游戏正好适应了孩子这个阶段。作为一个幼教老师,我也经常看到一些小孩子手里拿着游戏机在玩,有的是简单的方块,但是有的居然是像拳击,甚至血腥的游戏。所以提醒父母在这个阶段要适当控制孩子所玩的游戏,现在这个阶段是社会价值观形成的初期,一些不良信息可能会通过电子产品向儿童传达,给儿童的畸形的世界观、社会观。而且,父母应该养成更多的好习惯,不要挑食,不要在家中偏食。让孩子自己动手穿衣,打扫卫生,培养儿童正确的自主意识和劳动价值观社会观。并且家长应该适当放下工作,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带孩子经常去一些少年宫,或者参加一些积极的、阳光的活动,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心态,积极阳光的面对。
在学校,老师要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老师是人类伟大的工程师,作为一名幼教老师,在教育儿童方面更需要无微不至。老师对学生要做到心育引导,培养儿童敢说话,人际交往能力。注重孩子情绪变化,养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情绪,避免长期紧张和抑郁。陈何勤先生曾经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没有健康教育就无法生活。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健康教育也应抓住机遇。"所以在学校里,课堂上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仔细给儿童讲解怎么样养成良好的心理;对于孩子遇到的问题要耐心细致的解答,不能焦躁,要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在课后,教师和孩子们做了一些有趣的游戏,以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有愉快的体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学校也应该对老师的人格品质进行核查,避免素质差的老师给儿童造成负面影响,影响身心健康,学校加强对老师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扎实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进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作用我国不断完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朝着更深,更新,更有特色的方向发展。在互联网传达信息方面加强管制,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绿色的学习空间。同时开展一些以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社会活动。也可以展开一些艺术类的活动,培养孩子的情感有利于孩子的情感表达和自我表达。群众和政府要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读物进行认真核查,避免垃圾刊物影响儿童。
要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幼儿园还有社会的相互配合。家庭不能溺爱或者不管孩子,学校要开始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孩子养成正确的心理,社会要完事法律法规,来保护儿童的权益,只有三者相互结合,密切联系,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