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什么事情家长都包办代替,使得很多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他们还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很多的家长担心孩子自己吃饭会弄到到处都是,全身因为吃饭弄脏了,所以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家长都帮孩子一一代劳了。以至于幼儿进入幼儿园后,首先碰到的难题是什么?那就是要学习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等。所以为了能培养起幼儿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家长应该都孩子自己去完成,父母在旁边指点就行。比如说家长在吃饭时给孩子穿上易清洗的吃饭服,在一旁指导鼓励孩子自己吃饭,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都会只是家长不让做而已! 新入园的孩子常常会把裤子尿湿,或把大便拉到裤子里,。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孩子胆子小,不敢说出来,或是裤子太紧太厚不好脱下来。在这里,家长在家要多鼓励孩子,消除他的紧张感,大小便时要敢于说出来,同时幼儿园保教人员应配合孩子父母,更细心观察孩子表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好。
(三)入园前交往能力的培养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特别孤单、胆小,特别不易合群。所以父母要提前带宝宝了解一下幼儿园的情况,让孩子提前熟悉他即将生活的环境,这样可以减轻他对陌生环境的排斥。然后提前让宝宝认识一些同班小朋友,让他们成为好朋友,成为玩伴,这样有了认识的小朋友,孩子就会大大降低他的分离焦虑,很快会喜欢上幼儿园。而且要告知孩子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爱护晓朋友。例如:小伙伴生病了,要让宝宝主动去问候小朋友、关心小朋友。父母还应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引导孩子要学会与同伴分享玩具、食品,学习同伴的长处,培养团结互助友爱的意识。但与此同时,孩子之间又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争执,甚至打架,在一般情况下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处理得当予以表扬,处理不当,父母要及时进行修正和教导。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正确观念的培养。
(四)确保幼儿有一个健康的体质
大部分宝宝进入幼儿园后,平日的活动量相较于未入园之前要增加很多。因此家长要更加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搭配和休息,以确保孩子在园期间有个良好的体质。总的来说,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增加孩子的体质:
首先,在饮食方面要多食水果、蔬菜、鱼类和豆制品及奶制品,少食油炸、脂肪含量高的或者是含糖分高的,以免引起孩子肥胖等问题。
其次,在体能上面要加强,比如说可以带领孩子跑步、爬山、游泳等运动来增强孩子的体质,使得免疫力增强,预防感冒。
三、幼儿园为幼儿入园做的准备
幼儿在入园时,不仅仅是幼儿家长和幼儿要做好入园的一些基本准备,幼儿园也要做好充分的硬件和软件的准备来欢迎这些可爱的天使。让他们在这里快乐的成长。对此幼儿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必要的准备。
第一,入园前教师对即将入园的幼儿进行全面家访,让孩子产生对幼儿园产生兴趣和对老师产生亲切感。
做入园幼儿的家访时,老师可以带上一些为幼儿准备的小礼物,像做朋友拜访似的来到幼儿家中,进门前主动与孩子亲近,如果孩子感到不太陌生的话就抱抱孩子,从而让孩子初步熟悉老师。然后老师可以和宝宝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和玩耍,从活动中初步了解孩子的优缺点,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针对性的教学。其次,教师在与家长的谈话时要重点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父母教育方式,尤其要了解孩子的特殊需要。如:依恋物、进餐、 午睡的习惯等进行一个详细的记录,让教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我们有所帮助。在家访中跟孩子玩一些简单的游戏,这样自然让孩子对教师产生最初步的亲切感,记住每个孩子的小名,入园时我们都叫孩子的小名,使孩子们愿意亲近老师。
第二,让家长参与活动设计,实现家园合作
在孩子入园前三天,采取亲子同乐的入园方式, 邀请家长和幼儿一同参与亲子游戏活动。依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动作发展等特点,我们老师都精心安排一些适合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游戏,欢快的亲子活动中使孩子们进一步熟悉老师,加深对老师的好感,消除恐惧和陌生。在幼儿入园时,不会特别抗拒老师反而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哭闹现象就会有所减少,为独立入园作铺垫。在活动中还可让幼儿与老师多接触,知道幼儿园是个非常好玩的地方,与老师建立感情,从而使幼儿在入园时不会感到陌生,让宝宝和家长们在亲子同乐、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既体验了游戏活动的乐趣又渐渐喜欢上了幼儿园这个充满快乐的地方,为幼儿顺利入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从幼儿入园后的成长发展来看,老师和家长必须建立起良好通畅的沟通桥梁是非常必要的。处于幼儿阶段的宝宝对外界缺乏认知性,自己又不具备判断能力,所以需要大人给予教育和指导。但是目前由于很多的家长和教师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的上有一定的差异,以至于早幼儿的教育上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为了让宝宝有一个统一、正确的教育引导,老师和家长就必须要时刻保持良好通畅的沟通。这样可以给孩子创造出更多样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识。作为教师要主动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比如说对一天不来园的幼儿进行电话联系,询问原因,鼓励家长能够坚持让孩子来园。同时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情况,最近的表现及时地向老师进行反馈,这就大大加强了老师和家长的沟通。
总而言之,从家庭生活步入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幼儿由陌生到熟悉、由紧张到适应都要经过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所以老师在工作中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只有家长和老师互相协作,共同努力,才能消除幼儿的恐惧心理,安全度过入园焦虑期,使幼儿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浅谈幼儿入园前家长和幼儿园应做的准备(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