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常常会有老师反映,小孩们越是不让他干什么他就越是要干什么,比如幼儿向前跑动时大人经常会说慢点慢点,结果往往是幼儿听到后更快的向前跑动导致摔倒。基于以上的原因,老师们为了避免或减少幼儿在运动中出现安全事故,往往会限制幼儿到户外活动或者是再三强调要乖乖的不动。然而,消极防范是不利幼儿的发展,它造成的结果是,这些经常受到限制的孩子一旦获得片刻的自由时,便容易引起失控行为,造成一次又一次的事故。从以上原因中可看出,“养育多,实践少”、“保护多,教育少”、“限制多,锻炼少”是造成幼儿意外伤害的最根本原因。
(四)幼儿园活动环境安全存在隐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对幼儿园的要求也逐渐增多,为了使幼儿能在幼儿园里开开心心的度过。幼儿园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其中给幼儿带来的一个直接收获是:游乐场地与玩具的增多。但老师在组织幼儿游戏场玩耍时,如果没有对游乐设施进行良好的维护、没有事先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游戏安全教育,幼儿游戏意外的发生率将大大提高。
同样,在幼儿可以接触到更多好玩的玩具的同时,如果老师没有挑选符合国家标准的玩具、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段挑选合适的玩具、没有在幼儿接触玩具之前对玩具的细小零件、附加绳索等小物件进行仔细的检查,幼儿也非常容易出现误吞、绕颈等各类意外的发生。
(五)监护人防范幼儿意外意识薄弱
家长们常常进入一个误区,就是只要幼儿进入幼儿园,那么他的安全就由幼儿园全权负责。但在减少或避免幼儿意外伤害的实际中,家长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因为在幼儿园幼儿伤害事故中,幼儿园有过错才承担责任。
三、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措施
(一)增强幼儿体能锻炼
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很安静的孩子玩闹时更容易受伤,而那些平时就活波好动的孩子因其钻爬攀登熟练,反应敏捷,相对来讲磕碰就少些。当前我国尤其是城市里的绝大多数幼儿,他们虽然在身高、体重方面与以前相比有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其心、肺等内脏功能飞发展却落后于身体的发育水平,这是由于缺乏身体锻炼造成的。而且因为身体肌肉长期缺乏锻炼缺乏应有的活动,其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肌肉弹性下降,因此幼儿动作的平衡性和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所以,幼儿园、家庭应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组织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如早操、打球、跳绳、体育游戏。以整体提高幼儿的身体发展,并通过体育活动让幼儿们掌握运动技能,使他们动作更灵活,反应更敏捷,这样能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幼儿安全教育
幼儿正处于身心逐步发展的阶段,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自然方面的常识,自理能力较差,虽然教师和家长竭尽全力、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但是成人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无法阻止意外的发生,因此在关注保护孩子的同时,也应该授予幼儿们必要的安全知识。所以,在幼儿园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应设计安全教育课程,利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可以通过儿歌的方式传授幼儿安全知识
儿歌、故事是幼儿们非常喜爱也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将安全教育内容编成儿歌,故事,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理解,从而形成接纳心理。
2、可以结合游戏活动使幼儿学习自护技能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助推器,在安全游戏中,孩子可边玩,边学,轻松获得安全自护知识、技能。
(三)增进教师责任意识
教师应改变观念,注重幼儿安全教育,教会幼儿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变消极保护为积极自护,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的避免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减少园内安全隐患
在幼儿园中,幼儿会经常接触到日常教学中的玩具道具之类的,在选购这些时,负责采购的老师应确保这些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所挑选的玩具也不相同,应避免玩具上有细小零件的。在实际中,经常会出现儿童误吞噬玩具零件而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现在,相当的幼儿园会在幼儿园内的楼梯两侧防止轮胎,防止幼儿碰到楼梯旁造成伤害。
(五)营造安全家居环境
营造一个无危险的家庭环境也是减少或避免幼儿意外伤害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拓宽参与防范的意识,首先要从家长入手,这就要求家长要认真做:
1、树立安全意识;
2、营造安全的家庭环境;
3、使幼儿从小就树立安全意识。要教育孩子们不要到沟渠、池塘边玩耍,不要随便采集野生植物及野果食用,不要攀高爬树,不要在马路上乱跑,要看红绿灯,横过马路要注意左右车辆,要走人行横道……等等。通过安全知识讲座的形式,教幼儿和家长如何识别危险因素,提高他们对常见的交通伤害、溺水、烧烫伤、动物咬伤等意外事故的防范技能,使他们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指导家长在家庭中预防幼儿伤害。
四、结论
如何预防幼儿园中幼儿伤害事故的发生,这需要幼儿、家长、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才能把意外遏制在发生的摇篮里。在幼儿园开展的日常幼儿教育中,教师应遵循相应的原则,以幼儿的安全为首要的责任,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教育活动,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指导和帮助幼儿,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罗伯特·希斯著, 王成等译.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3、陈向明.在行动中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6、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释义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浅谈幼儿园中幼儿意外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