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不仅能够体现生活中的教育,也可以同时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一些卫生保健的小知识。针对我班幼儿感冒较多的情况,我在朋友圈发布了“引起感冒的因素”和“感冒了不要怕”等内容,科学的解释了感冒成因、感冒了应该怎样做以及感冒的预防方法等。家长在朋友圈中可以浏览、复制、下载或者留言,方便家长了解感冒的相关知识和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感冒信息发布后我还针对幼儿感冒这个话题微信群展开了“健康小达人”的活动,在了解感冒成因和预防感冒的基础上,将生活中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健康的方法发布到微信群中大家一起分享,充分的调动起家长和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在玩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
三、利用“微信视频”创建亲子课堂
视频生动形象,能够让家长直观的看到孩子的状态,实现动态的家园互动。
如:我们在开展主题“hello,你好”时,幼儿想和生病了没有来到幼儿园的小朋友打招呼,于是我通过微信联系了一名生病在家幼儿的家长,开展了一次视频聊天问候小朋友的活动。在家长的配合和帮助下,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和同伴对话、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家长也感觉到了来自幼儿、老师对于自己孩子的关心和关爱,增进了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感情。
又如:我班在开展“中秋节”的活动中,我请来了两位家长助教进课堂,和幼儿一起体验制作美味的月饼,将家长制作的过程记录下来,制作活动后将视频整理好发到班级群中。家长在家就能直观的看到制作月饼的全过程,不仅为幼儿回顾了自己的制作经验、为家长提供了显而易见的制作方法,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到幼儿的一步步的学习过程。通过短短的视频,家长和幼儿回家后就能够自己动手制作美味的月饼。
几天后我通过班级公共邮箱向家长征集“特色月饼”的制作照片和视频,在晚离园环节请家长带来制作好的“特色月饼”,播放照片或视频让幼儿和家长共同介绍自己制作的月饼,请大家品尝投票,由其他的家长和幼儿共同评选出最有特色的月饼。这样做既增进了家长和幼儿的亲子关系,又增加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大胆表达的能力。
四、利用微信“小视频”记录幼儿课余教育价值点
微信当中的小视频具有方便、简洁、易操作、声画同步的特点,可以实现随时记录随时、发布分享的功能。
如:在国庆节期间会有很多幼儿和家长一起外出游玩,在游玩中能够丰富幼儿的经验、拓宽幼儿的视野。生活中、大自然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点,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和家长共同商定开展“小视频里的大学堂”这一活动。请家长在游玩的同时挖掘生活中的教育价值点并通过小视频记录下来,让家长在陪伴幼儿的同时也能够自发的、主动的寻找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我们还请家长登陆班级公共微信,将有教育意义的小视频分享给其他家长和幼儿,实现家长和幼儿间的互动、家长和家长间教育方法的共享。其他家长在生活中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就能够很轻松的挖掘出有意义的教育价值,能够及时的抓住教育点科学的教育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资源无处不在,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资源,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综上所述,家园网络互动的介入使家园共育消除了家长和老师的距离,使沟通变得更加迅速、便捷,成为了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的思维碰撞之地,教育的双方相作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传统沟通方式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微信进行家园共育,拓展家园共育的方式,将传统与网络微信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家园共育方式的综合效果。
利用微信开展家园共育,开启家园沟通新方式(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