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免费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修改降重|
  • 职称论文|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开题报告论文
搜索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论文 -> 学前教育 -> 论幼儿“爱心”与同情心培养 (2)(二)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 学前免费论文网论文| 小学免费论文网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数学论文| 数学免费论文网范文| 心理学论文| 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论文
体育免费论文网论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免费论文网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小学免费论文网| 学前免费论文网| 教育管理论文| 汉语言文学| 心理学论文范文| 中文专业论文

论幼儿“爱心”与同情心培养 (2)(二)

免费论文网提供本科专科自考硕士原创论文,MBA论文,MPA论文,职称原创论文发表及大量原创现成论文

销售价格:

论幼儿“爱心”与同情心培养 (2)(二) 论幼儿“爱心”与同情心培养
1.成人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孩子单纯、幼稚,喜欢摸仿,作为教师和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对人对事热忱友好,为幼儿树立楷模。爱心是在人与人的接触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可以从成人爱心的谈话和行为中,感受并学习成人心灵深处的这种优良品质。记得有一次班上的严妍小朋友带来一只受伤的小鸟,我看到后同情地抚摸着它的羽毛,这时小朋友也被我的真情打动了,纷纷学着我的样关心起小鸟来,还问小鸟疼不疼,有的还要带回家去养。通过这件事,我进一步体会到投入真情的重要性。只有成人自身具有丰富的爱心并能自然而真切的表现出来,才能自然地带动幼儿产生爱心,使幼儿能主动地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可以这样说:大人的真情投入在幼儿爱心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的以身作则,就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爱心的教育。
2.在日常教育中渗透爱心意识  
 对幼儿的爱心教育目前大多数采用随机教育,没有一定的主题目标。但有的幼儿园开展“爱”的主题教育,只局限于一时一事,时间过后,“爱”的主题教育也随之结束。事实上,幼儿园中的爱心教育没有系统教学目标,不能象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等有总目标,阶段目标、年龄目标,还有具体的课时目标。因此,要使爱心教育象其他教育目标一样正规化、系统化,教师在进行爱心教育时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幼儿更有兴趣更好的掌握。
3.增强幼儿的“爱心”与同情心。 端正教养态度,防止溺爱溺爱是一种无原则的教养态度,容易滋生孩子自私、任性的性格。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一味的满足,一味的迁就,百依百顺。研究者曾将上海的父母与日本父母教养方式作比较,他们发现上海父母强调父母要爱孩子,关心孩子;日本父母则把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作为好父母的首要条件。爱孩子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也离不开爱。但是,如果这种爱不是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给予的,就将演变为溺爱。例如:孩子在吃饭时把在最爱吃的菜都抢到自己的面前,你是一笑了之呢,还是坚决制止呢?这就是一个教养态度的问题。
4.从爱护玩具和动植物开始,启迪孩子的爱心。 每天我们都会为孩子安排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带孩子去大自然,引导他们去亲近周围的一草一木,去关注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看看花儿在什么时候开放,听听鸟儿是怎样鸣叫的,鼓励孩子给花浇水,给动物喂食……由于孩子与动植物有天生的亲近感,这样的爱心教育就更为自然、更为有效,孩子在这样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关心爱护别人。
四、创设表达爱心的机会、训练爱心行为 
  在幼儿园的教材中,“爱心”行为的教育目标,不像其它学科那样明确,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制订相关“爱心”行为的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我们通过歌曲,童话剧,故事……等各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如故事《七色花》的小女孩珍妮在得到神奇的七色花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将六片花瓣一一扔出去,却没得到快乐。而最后扔出的花瓣使不能站立的维嘉奔跑着和她玩起来,她心里非常高兴。我们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哪一片花瓣用得好?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会用来做什么?”在讨论过程孩子们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萌发了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免》,该教育目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分享的快乐,学习词语:花瓣、书签。研究中充实力:不但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主要内容、角色及学习词语,更重要是让幼儿学会关心别人和感激关心过自己的朋友。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手段,运用游戏的特点将爱心教育贯穿于游戏中,诱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在娱乐中愉快地尝试“爱心”行为。例如:通过角色游戏《开公共汽车》这个游戏,老师以“老奶奶”的角色和幼儿一起游戏,从而引导幼儿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座等活动,对幼儿进行训练,使幼儿能够学会关爱他人,从中培养幼儿“爱心”行为。 
  除了课堂活动,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发现更多教育的契机。有一次,我上体育课,不小心狠狠的摔了一跤,可孩子们都哈哈大笑,没有一个人来帮我一把,虽然孩子可能是无意的,可我还是觉得需要抓住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回到教室我问孩子们:“当你摔倒爬不起来的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想?如果有人帮你了,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最后我就归结到刚才的我摔到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孩子们马上说:“要把老师扶起来,不能哈哈大笑的。”有的还问:“老师你疼了吗?”我们要注意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社会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把一些做人的道理也教给孩子,比如说帮助别人就如同帮助自己,响鼓不用重锤等,效果是很好的,孩子们很象个小大人,说话有板有眼,教育效果很不错。
五、家园共育,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成长
1.重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良好的道德氛围。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幼儿培养同情心的主要因素,对学前儿童的心智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会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形成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学习生活中,告诉孩子要向父母长辈问好,吃饭时先请爷爷奶奶;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递上一份报纸或者一双拖鞋。当父母长辈休息时,就要轻轻的以免吵醒他们。当父母长辈生病时,要学会安慰父母长辈,更不能吵闹。再例如,有的家长反映,在外玩具店或者超市孩子认准了一样物品,就吵着一定要父母给她买,弄得父母十分为难。类似于这种不体谅的行为,孩子时有发生。对此,我在教学中,结合这种行为给孩子讲讲道理,告诉他们不能只因为自己喜欢而吵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如果爸爸妈妈同意了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培养孩子体谅别人的品质等。
2.家园配合,联手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事情,家庭和幼儿园的责任同等重要。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合作才可以取得充分的功效。现在很多幼儿园几乎都做到这样一个栏目形式,就是“家长园地”等,增强家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同时也鼓励家长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帮助孩子感受、理解父母的辛苦,增强对家庭、对家人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同时也引导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为孩子创造一个“爱自己、爱别人“的家庭环境,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树立好的榜样。
爱心、同情是人生活的动力和源泉,它的发展为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如分享、谦让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大家就要共同努力,共建一个充满理解、关怀、帮助、爱护的人性化空间,让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爱吧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论幼儿“爱心”与同情心培养 (2)(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原创论文流程 相关论文
上一篇: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 下一篇:论幼儿“爱心”与同情心培养 (3)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幼儿 爱心 同情心 培养 【返回顶部】
发表论文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论文


免费论文网提供论文范文,论文代发,原创论文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3 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