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有好有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所以说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幼儿期各方面的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强,最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最容易成功。拥有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健全人格的基础,因此,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在幼儿园授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只有家园联手才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48条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新《纲要》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家庭与幼儿园就是平常身处的两大环境,是他们平时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两个空间,但在我实习期间,我与家长接触下来发现,有的家长还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错误。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来慢慢实现,这就是所谓的家园合作。那么,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家长教育资源,使家长也成为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呢?我认为:
一、家园教育的观念、思想、目标趋于一致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实现家园合作的基础。调查下来发现,不少的家长都忽视了幼儿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他们往往会产生错误的想法,以为只要将幼儿寄托给幼儿园就有良好的教育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为此我们要加强重视以下几点:
(一)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其实,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十分的重要的,但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老师就要让家长知道幼儿园这段时期是幼儿的身体、智力飞快发展和孩子的性格、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家长,老师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家长在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家长要知道自己的责任。幼儿园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家长认识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能主动与教师配合,一起巩固教育效果。
(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4)(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