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目的是: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及家长的协作能力。
整个活动都是促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增进亲子之间情感而设计的,为家长与幼儿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自主创新,反复创新的游戏越玩收获越大,越玩越体现亲子游戏的重要性。
如:亲子游戏《吃月饼》是根据温州教育教学研究院组编的《温州娒评-----童谣》中的民间游戏而创编的。
例3 : 《吃月饼》:
游戏玩法:
1.幼儿与家长面对面手拉手站着
2.边念童谣边做动作
3.念完童谣以“石头 剪子 布”,判断输赢。
游戏规则:
1.边念童谣,边做动作
2.念完童谣,同时快速出示“石头剪子布”判断输赢。
游戏目的:
1.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
2.训练幼儿动作敏捷,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这首童谣流传于温州泰顺一带。在泰顺,中秋节有许多的别称“八月节”、“八月半”、“月节”等等。在这一天,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对着月亮,摆上月饼、瓜果,点上香火,祭拜月亮。孩子们一边手拿月饼,一边念着童谣。如:《吃月饼》月饼照呀照月亮,月月你顶大,我顶小。月月我饼给你咬大口,你饼给我咬小口。这首童谣是表达了对月亮的尊敬之情,等祭拜完月,孩子们就可以开始吃月饼了。童谣简短,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深受孩子们喜爱。
从各游戏的创新改编后、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家长及幼儿的青睐,让幼儿园的亲子游戏在无数的活动中摸索,探究,创新。
三.创新亲子游戏的利与弊
当一个游戏被重复运用,而不受幼儿青睐与感兴趣时,就足已证明不适合游戏的正常开展,更无任何的教育意义。这时教师或家长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及时做出反馈,总结。只有不断的在实践活动中反复摸索,探究、实践、创新,才能提高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才能体现出游戏的教育价值。
虽然创新有诸多的好处,可是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有利就有弊。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将它们利用的恰到好处。但一个游戏的创新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需求、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亲身体验、分析、思考、反复的实践、总结,并参与到游戏各个环节的流程中。这无疑是给教师增加了一个极大的工作量。
对于刚创新的游戏,作为教育者还应当在最适当的时机,进行科学指导、合理安排、注重实效,让幼儿在健康,活泼、生动的亲子游戏中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
四.创新亲子游戏的几点收获
1.创新各类亲子游戏,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
新奇、好玩、有趣的游戏是激发幼儿对游戏感兴趣的出发点,幼儿经常性的参与亲子游戏即培养了幼儿勇敢,自信、大胆的性格并能在游戏中获得社会交往能力,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等等。
2.创新各类亲子游戏,不断提高家长及幼儿的合作意识
家长通过参加各类亲子游戏,对游戏的教育观念有很大的改观。亲子游戏的形式以亲子感情为基础,更注重亲子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建立平等的地位。如:“一二三,木头人”,“老狼老狼,几点钟”这些亲子游戏可以争取幼儿的意见“谁是老狼,谁是羊、老狼几点钟出来抓羊等等。有事多听幼儿的想法、看法,不要总是以长者的身份发号施令,更不能使用暴力进行体罚。家长感同身受正确的引导幼儿,真正地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让幼儿在宽松愉悦和谐的精神环境里,萌发合作意识,感受合作取得成功的快乐。
3.创新各类亲子游戏,不断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
①善于发现游戏是否可行
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需求, 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②寻找游戏创新点
教师要不断积累经验,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创新游戏。通过观察,比较、摸索、探究、操作、反复体验,做出创新。
③实施方案和步骤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年龄特征、实际需求、做出游戏活动的具体方案,实施活动方案和活动的具体步骤。
在整个创新活动中教师要深刻的体会到善于发现,勤于反思、主动动脑、具有创新及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创新亲子游戏的基本要素。幼儿要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社会交往能力,才能适应这个社会,才能使自己获得成功。因此我们要从幼儿抓起,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抓起,从他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抓起,并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为今后踏上社会做好准备,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