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主任首先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的一言一行,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作为班主任必须注重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做到为人师表。
1、要满腔热诚,为学生服务。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是教师崇高心灵美的体现,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要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关爱学生要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真诚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帮组,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乃至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在班管理中,教师要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多一点关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而努力实施教育。
2、对待全体学生要有平等心,做到严爱统一。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学生的人格必须得到尊重。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既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每个班都有几个身份特殊的学生,班主任只有把师生关系摆正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搞特殊化,才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把平等停留在口头上,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放下架子,主动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拉近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从而实现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
3、要热爱本职工作,以“学生的发展”为使命。
班主任首先扮演的是一名科任教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课程标准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走进新课程,认真制定教学目标,备课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为重点,以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为升华。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培养德行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得到发展,课堂教学把“关注个体差异”落到实处。以人的一般发展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得与失,及时做好学生的帮扶工作,认真落实常规教学中的批辅工作,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教育教学的使命。
4、用端庄仪表影响学生。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频繁,关系密切,班主任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最伟大的,他们的仪表,他们的衣着打扮实际上是其心灵的展示,对学生也有暗示之意。班主任教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常常通过仪表影响学生。儿童不是简单的模仿,长时的模仿必然会使儿童潜意识受到内在的强化,形成习惯。一般情况下,不修边幅的班主任,带出的学生生活上不拘小节,不文明语言和不文明行为发生率较高,纪律性较差;衣着华丽打扮入时的班主任带出的学生,一般喜欢弄潮,以时尚为荣,但适应能力较弱,克服困难能力较差;衣着整洁大方,仪表庄重、严肃且大众化的教师带出来的学生,注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充满希望,且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因此,为了向学生提供健康的暗示,班主任教师的仪表必须有所讲究。
二、班级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与前提
要实现班级管理工作从无序状态转为有序状态,就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符合政策,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班级管理的准则。班主任要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广泛吸取学生合理化的建议,与班委会一起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再按照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制定了管理制度,就要组织力量进行有效的检查督促,否则制度就会失去实际意义,成为一纸空文。
对学生进行制度管理,也并不是把学生管的严严的,说不准说,动不准动,而是尽可能的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让学生习惯于接受制度的约束,而不是接受人的控制,这正是培养学生自尊的途径。教会学生自觉地在制度管理下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最后达到自己考察自己,自己思考自己,自己解剖自己,自己调节自己,自己战胜自己,达到班级良性管理的理想境界。
三、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班主任则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学生的忧愁、困惑、烦恼,分担学生的“不如意”。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要让学生配合管理工作就必须让其心服口服。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学困生,都特别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若是老师喜欢他赏识他,他就特别爱表现自己,会经常向老师敞开心扉谈对人对事的看法。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不可能展现他们的心灵。因此,我们班主任应经常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一步一步探寻学生心理活动的点点轨迹,抓住适当的教育时机和方法,适时的鼓励和引导他们,这样他们就会把你当成知心的朋友,什么话都愿意和你说,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
班主任更应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越出色,学生就会打心底里佩服和敬重,产生亲近教师的渴望。班主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多方面的去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家庭状况,个人兴趣爱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班主任还要给学生多一些关爱,只有热爱学生,用心去教育学生,才能耐心的去聆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哪怕是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轻微的抚摸,都能在学生的心中激起一阵涟漪。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会形成和谐师生关系,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