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人事制度也在变革,引用借鉴私营部门的制度,更注重结果、灵活性和激励因素,并且外界人员也可以被雇用到所有层次上。比如说,通过市场外包制度将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职能分离出去,这样就不需要公务员终身任职。
以往,行政官员都不必担心自己的工作绩效,因为其工作就是执行指令。所以,绩效评估的存在不仅要让管理者清楚地看到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否合适、是否达到,还要监督并推动工作人员和机构实现组织目标的进程。
早期,计算机用于公共部门仅仅是为了提高内部工作的效率,并不用于信息的公开以及增加透明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电子化政府”一词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政府将其使用领域扩大,增加灵活便捷,更加重视反馈以及与外界的交流。从最初的只在网页上提供相关信息,到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简单互动,再到通过网络提供自助服务,最后现在实现政府服务的一体化。电子化政府给公众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也仍然存在不足。比如说,没有条件上网的公众如何与政府沟通?公众的隐私也有可能会被泄露,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高科技的运用成本会相对较高,能否全面普及也是一个问题。
一个民主的、负责任的、有能力的、高效率的、透明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无论是对经济的发展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结构体系严谨,^^文档丰富具体,准确反映了世界各国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既可作为学习与了解公共管理的基础性、入门性读物,也可作为研究公共管理的重要参考^^文档。
基于在有多科与公共管理相关的课程,本人对现代公共管理理论也比较感兴趣,因而也选择了这本基础性的书籍加以了解。结合我们所学的课程,来谈谈对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的理解。早前的公共管理人力资源制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僵化的,就好比人们常说的“铁饭碗”,指的便是毫无压力也不愁被解雇的公务员体系。这种没有竞争力的人事制度不仅会导致公务员不思进取,公务团队人浮于事,更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浪费社会资源。而目前的公共管理人力资源制度则是借鉴了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制度,并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形成。其优势在于改变了以往僵化的官僚制度,以劳动合同的形式提高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团队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公共资源及社会成本。这一个巨大的改变最为直观的体现就是人们不在盲目崇尚公务员体系,甚至强迫自己的小孩报考公务员。另一方面,在淘汰的机制下,公务员不再像以往一样懈怠,逐步地做到以人为本。我认为目前的公共管理人力资源制度还是有其优越性的,符合时代的发展。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管理的许多理论。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学习好管理课程对我们日后的工作及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相比起书本中的理论,我认为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真实企业工作中的管理问题与理论融合在一起,才能学以致用。希望日后能够真正运用到课程中所学到的管理知识,解决企业的管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