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许多企业人资源部人员认为当代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欠缺: 1、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情况分很多方面,比如没有实习经验等。 3、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的需要,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这种情况来自于家庭影响及为人处事。 (2)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择业期望值普遍过高,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投地,而并未考虑自身是否具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实力;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高不成、低不就”,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原因。 (3)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局限性。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因为这些因素,造成我国某些地方就业紧张,某些地方却求贤若渴的奇怪景象。 二、客观原因 (1)高校大学生扩招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每年的大学毕业人数呈高速上涨。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各地区经济衰退,各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数目减少,甚至有些企业开始裁员。由此造成供求数目上的不平衡,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意义与机遇 | 下一篇:浅析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 (2)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学生就业 存在 问题 对策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