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它们对于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时候,却遇到不少麻烦。首先,立法滞后。目前,乡镇依法行政的事情十分复杂,而且案件数量比较大,但实际应用较差。虽然许多法律没有被废除,但在实践中却没有。
四、行政监督不到位
国家行政监督体系延伸到乡镇出现了“断层”。中央、省、地方(市)、县的政府都有监督机关,负责同级国家机关的监督,但没有在乡级政府建立监督机构。监督责任不明确。在许多渠道管理人员的监督,全国人大法律监督和纪律监督,政府监督国会,由群众和舆论纪检监察,但绝大多数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实力还达不到监理工作的需要。
五、关于基层农村依法行政的几点建议
(一)从思想转变依法行政的认识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前提,要想在农村基层工作中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就必须要转变干部群众的一些错误观念。首先,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宪法的制定;建立权力制约的概念,只有权力制约,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权利保护”的理念,尊重人权,保障人权;要树立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权力与责任,以监督权利主体、违法侵权追究,赔偿责任。其次,要加大对乡镇干部法制培训力度。涉及到乡镇法律法规的各个方面,要正确认识和纠正乡镇干部的价值观念,要通过部分乡镇干部的轻程序,以及从实践中解读出来的脉络。最后,加强乡镇干部和典型教育实例的“类比、自省、自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依法行政
乡镇要依法行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有良好的执法环境,然而,法制环境的建立,不但要求乡镇自身严格依法办事,而且需要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配合,需要司法机关特别是人民法院的支持。这也是当前推进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关于基层农村依法行政执行情况的几点思考(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