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解、宽容、感恩的状态去面对生活。记得去年的热播的国产良心大剧《琅琊榜》就有这样一段对话:“我曾经因为你这么做,非常难过。可是我毕竟已经不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孩子了。我明白了,凡是人总有取舍,你取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舍弃了我,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若是我,因为没有被选择,就心生怨恨,那这世间,岂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谅之处,毕竟谁也没有责任要以我为先、以我为重,无论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强求。我之所以这么待你,是因为我愿意,若能以此换回同样的诚心,固然可喜;若是没有,我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这是景睿身世被梅长苏暴露后对梅长苏说的一段话,可敬可叹!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一生。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中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包含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着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
运用人格心理学中的理论来正确理解对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会给我带来很多很多的益处,给我无数便利。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会让我们在社会上走地更轻松、从容。
二、与小孩融洽相处
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带有情绪,这种情绪都被认为是负面的情绪。在工作中或在某些环境里不允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发生,或会面时有这样或那样的情绪,这时我们会无力去面对,在不经意间,就毁坏了辛苦建立的一段关系。比如:对“愤怒”而言,以前我很害怕这类情绪的发生,在很多时候是避开它,一旦不小心触犯了它时,就会不知所措,要么被“愤怒”操控,失去理智,做出许多事后让我后悔的事,经过成长后,我才发现我的这种对于愤怒的态度及做法,完全是因为对“愤怒”缺少学习和正确的认知所致,以为“愤怒”是一个凶神恶煞似的坏东西,现在才知道我的这些“愤怒”的价值观来源于父母,由于父亲的脾气很怪,很小时的我常常看父亲的脸色行事。如稍有不如意则挨骂,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验里学习关于“愤怒”和“胆怯”的知识的,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甚至会把我的这种经验中学习的知识又重复于我以后的孩子身上。在中国这种家庭有很多,不具备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比如:父子(女)之间,母子(女)之间,他们无法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就因为他们之间不能视为朋友,不能平等的交谈。导致许多家庭都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能力”缺乏。这是一些家庭的诟病,从现在改变,自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至此,我们要与孩子培养足够的亲和能力(找自身问题的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我们要很好的规避这些问题才有助于有健全的人格。
回顾学习《人格心理学》的这段时日,虽然不可以说自己的知识有了多大程度的丰富,能力有了多大程度的提高。但收获如上所述。培根说过: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么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知识基础,只有我们将它实际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它的理论精华才会散发出智慧光芒。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日之功。古人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的增长需要长年累月的付出。只有这种态度,才能够在知识上有所扩展,能力上有所提高,思想行为方面也可以得到端正。
感恩人格心理学给了我这么积极的生活启示。
关于学习人格心理学的心得体会(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